你不知道的“護膝神肌”——膕繩肌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久坐不好

傷頸椎、傷腰椎、容易引發腰肌勞損

同時也是最傷膝蓋的一個動作之一

對的,你沒聽錯

久坐甚至比大部分的運動更容易傷害膝蓋

當然,我們之前也有提過

久坐傷膝蓋

但是有很多朋友都好奇

久坐是怎麼傷害我們的膝蓋的呢?

爲什麼坐着還傷膝呢?

這要從我們的“護膝神肌”——膕繩肌來分析

“久坐傷膝”大部分原因都來自

本應該保護我們膝蓋的這塊肌肉

同時,膕繩肌出問題

我們的腰椎和骨盆也難逃“厄運”!

膕繩肌的解剖結構

膕繩肌說是一塊“肌肉”,但其實它是一個肌羣,主要由3塊肌肉組成:半腱肌和半膜肌以及股二頭肌。

1. 股二頭肌

起點:(長頭)坐骨結節,(短頭)股骨粗線。

止點:腓骨頭。

功能:屈膝、伸髖、使已屈曲的膝關節旋外。

神經支配:坐骨神經。

2. 半腱肌

起點:坐骨結節。

止點:脛骨上端內側面。

功能:屈膝、伸髖、使已屈曲的膝關節旋內。

神經支配:坐骨神經。

3. 半膜肌

起點:坐骨結節。

止點:脛骨內側髁後面。

功能:屈膝、伸髖、使已屈曲的膝關節旋內。

神經支配:坐骨神經。

膕繩肌的運動功能

1、股二頭肌(長頭與短頭)

主要動作功能:屈曲膝關節,後伸髖關節(短頭除外),膝關節唯一的外旋肌。

2、半腱肌

主要動作功能:後伸髖關節,屈曲膝關節,在膝關節屈曲位時內旋膝關節。

3、半膜肌

主要動作功能:後伸髖關節,屈曲、內旋膝關節;在膝關節屈曲位時,把半月板向後拉。

膕繩肌的緊張與無力

1、膕繩肌緊張

在大部分人中,膕繩肌變得短縮和緊張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們習慣於久坐,而久坐會導致膕繩肌和髂腰肌縮短。縮短的髂腰肌會抑制臀大肌的活動,因此膕繩肌就要代償性承擔更多的收縮負荷。長時間的超負荷收縮會導致肌肉疲勞。

第二,在足弓着地時,膕繩肌需要離心收縮來控制膝關節完全伸展,這種離心收縮會導致膕繩肌容易受傷。因此,膝關節過伸運動,如跑步、跳遠、球類運動容易導致膕繩肌的損傷,其中股二頭肌損傷最爲常見。

膕繩肌緊會導致的這幾大問題:腰部容易代償出現疼痛、甚至導致腰椎間盤突出、骨盆後傾、膝蓋疼痛等

2、膕繩肌無力

膕繩肌無力會導致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角度增加;雙側縮短導致骨盆後傾和腰曲減小;內側膕繩肌無力會導致膝外翻的“鎖膝”姿勢和股骨外旋。

膕繩肌無力也會增加膝關節的不穩定性,特別是在前交叉韌帶損傷後,因爲膕繩肌可以主動阻止脛骨相對於股骨向前滑動。膕繩肌緊張還會阻礙膝關節完全伸展。

你的膕繩肌還好嗎?

膕繩肌過度緊張我們該如何判斷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檢測膕繩肌是否需要拉伸的評測方法:

如下圖,仰臥在墊面上,雙手放在身體的兩側,膝蓋伸直擡一條腿向上,腳掌與地面平行,注意下方腿不能擡起,腳後跟和大腳枕向前蹬。如果雙腿膝關節伸直不能太高到90度,或者雙腿擡高到了90度,但是膝關節不能伸直的話,那你就需要拉伸膕繩肌了!

如果雙腿膝關節伸直都能擡高到90度,那麼可以判斷髖關節活動範圍很好,不需要拉伸膕繩肌。

膕繩肌的拉伸與放鬆

當膕繩肌緊繃時,會導致腰痛、姿勢失調以及全身疼痛,而這些疼痛會對人們的步態影響極大,從而產生代償性姿勢,引起更多的疼痛。所以保持膕繩肌的放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幾個按摩、拉伸膕繩肌而不影響下背部的方法。

1、泡沫軸放鬆膕繩肌

首先要從自我放鬆開始,這些動作並不會拉伸膕繩肌,但是可以有效地放鬆緊繃的區域,以達到緩解大腿“緊”的感覺。

從膝蓋上方3~4公分處放置泡沫軸。

用手支撐住全身體重。

先滾動大腿下半部30-60秒。

然後將泡沫軸移到大腿上方,再滾動30-60秒。

可以通過轉動腿來改變泡沫軸的位置。

如果感覺不太舒服,可以把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把體重壓在上面。

如果發現了一個感覺特別緊繃的地方,在這個區域慢慢擺動,持續呼吸15-20秒的時間。

當用泡沫輥釋放了緊繃感之後,就可以繼續拉伸了,下面介紹兩種對脊椎和下背部有效且影響較小的拉伸。

2、站立拉伸

直立,脊柱處於中立位置

可以把腳放在長凳、椅子、腳凳或沙發等地方上,腳尖指向天花板。

身體微微向前傾斜。

然後,身體慢慢向前,不要扭腰。

達到一個覺得舒服的位置。

保持大約30秒。

3、躺着拉伸

平躺在地面或墊子上,雙腿完全展開,背部保持中立的姿勢。

把腰帶或拉力帶系在一隻腳上。

把另一條腿放平,這樣會得到更好的伸展。

伸直膝蓋,雙手握住束帶,腿朝天花板伸展。在這裡停留30秒。

然後,把腿拉向身體,保持30秒。

應感覺到腿部有輕微的張力。重複兩到四次。

膕繩肌的伸展有利於保持肌肉的靈活性和活動性,拉伸運動時不應該感受到疼痛,應當避免過度拉伸而對身體造成再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