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坑茭白筍打出知名度 筍農老化成困境

桃園三坑茭白筍打出知名度,但在地筍農也面臨農民老化缺工、種植面積不足等困境。(大石門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龍潭區三坑地區因地理特性土壤肥沃加上純淨山泉水,生產的茭白筍品質佳,在地大石門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積極推廣在地農產,近年舉辦三坑茭白筍節打出知名度,但因農民老化缺工,面臨無法擴大種植面積也無法成立專門產銷班難題,期盼政府設法在農忙採收時期訓練農業人力投入,才能讓在地農特產有發展空間。

大石門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總幹事劉湘華說,龍潭三坑地區種植茭白筍面積約3公頃,全區種植面積約有5公頃,每年約在中秋節前後時期收成,但農忙時期長達8個月,採收後也需要有冰箱冷藏保鮮,或有相關設備加工製作成爲熟食真空包等,筍農們長年以來希望成立專門的茭白筍產銷班,相關單位才能給予設備等資源補助,無奈都因種植面積不足被打回票。

劉湘華說,隨着農民們上了年紀,即便大家有足夠的土地面積,寧願種植其他作物也不願意投入擴大種植茭白筍面積,因爲採收時期得用純人工無法使用農具機械協助採收,沒有足夠人力投入就影響採收面積,加上沒有專門的產銷班缺乏通路,常常採收後就只能靠里長在通訊羣組中幫忙銷售,或是筍農自銷還常常碰到遊客殺價,在肥料等原物料齊漲的年代,筍農們時常被剝削。

農業局專門委員胡淑芬表示,農業產銷班成立受到法規限制,需有班員10人以上栽培面積合計10公頃以上,若爲設施型需達5 公頃以上,現況下龍潭區茭白筍種植面積不足,但農業人力問題可協調農業局輔導之青農,在農閒時可轉介至當地協助農務等生產工作,期盼可協助紓緩農忙時期缺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