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新/家暴問題有解嗎?

孩子不可能突然穿上長袖牛仔褲,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從活潑外向變成消極內向。(圖/達志示意圖

文/唐新宇

家暴案件中總是藏着很多的故事,之中其實又有一些「孩子難管教家長過度管教」、「我想要教好小孩,但我沒有別的辦法」這樣的因子。而老師學校行政對應橫向聯繫上是否能成爲一個良好團隊陪伴這樣的家庭進行一場漫長的接力大賽,這類的問題纔有機會能夠「緩解」。

導師是第一線的關懷者:

孩子的狀況除了家長之外,最清楚的莫過於與孩子長時間相處的導師了。

孩子不可能突然穿上長袖與牛仔褲,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從活潑外向變成消極內向,這一瞬間導師的觀察力就是拯救孩子的第一瞬間了。因此拍照、查證、文字紀錄之外,與家長、學校行政的聯繫是否積極,就成爲解決問題的第一把鑰匙

案件的成因調查

家暴的成因很多,而施暴者多是最親的親人,這類的親人有可能是哥哥姊姊父母甚至是叔伯爺爺奶奶。當然也包含所謂的繼父母、寄養家庭與依附單位所給的傷害。

只是「孩子不好教,導致家長過度管教」(後稱過度管教)這類的案件,在家暴案件中也算大宗。因此導師如何在調查的過程中讓親子面臨的問題浮現,才能夠確實的協助到案件中的雙方,看見彼此在過程中所受的傷害。

此時學校、社工與相關資源若能及時提供足夠的解決策略給案主家庭,相對的傷害事件也會因此降低不少。在提供協助的同時,也必須再次提醒家長「施暴絕對不是最好的管教辦法,這隻會讓孩子被公權力帶走而已!」

▼每個人都知道「原生家庭纔是所有學生最佳的去處」,但若是相對憾事發生「安置一定是最後保護孩子最好的方法」。(圖/達志/示意圖)

家暴問題與家長管教權間的拉扯:

「家暴」與「過度管教」其實只有一線之隔,這兩事件通常都會造成孩子明顯的身心傷害,關鍵點在於「長時間的觀察與紀錄」,甚至是「親師溝通」、「社工接力」與「鄰居觀察」加諸起來的線索,才能全然看清事件的原由

這類的原生家庭藏着「家長管教權」與「管教失衡」兩個大問題,家長通常是「威權主義」的擁戴者,受害孩子深知家長受到社工與學校通報的壓力箝制,有些孩子甚至知道家長施暴會被通報會衍伸出「嘗試挑戰」的行爲出現,讓案件陷入無限循環,最後老師、學校與社工只能疲於奔命想辦法解決問題。

「最後的手腕-安置」與「親師衝突」:

每個人都知道「原生家庭纔是所有學生最佳的去處」,但若是相對憾事發生「安置一定是最後保護孩子最好的方法」。有暴力傾向的家長,通常都不太能接受自己孩子被安置的事情發生,有些甚至會認爲自己只是儘管教責任而已,學校與社工(有些甚至是鄰居報警通報)可能被認爲囉唆而飽受威脅

這時候學校→家長→學校行政→社工→警政系統的大環節,能否成功運作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若公部門與學校、家長及民間社工間形成一個完整的連結,這應該可能避免親子間「更多遺憾」的發生。學校與社工單位面對此類案件就必須像警鐘一樣「不斷提醒家長管教切莫過當」,同時告誡家長與孩子切莫挑戰公權力「最後的手腕」。

小結

「家暴」與「過度管教」的案件,通常都急需老師、家長、學校行政、民間社工與公部門形成一個完美得保護環,藉由這一個保護環的機制,提供這類親子必要得協助,像是心理諮詢醫療甚至參與更多的社團活動,或許能找到關鍵讓家長有放下「暴力」的可能性,同時重新與孩子找回「彼此真正需要的關懷」。

●作者唐宇新,又名貓老師,現任花蓮縣南區小型學校國小老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