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年輕化 大數據找最佳照護方式

糖尿病併發症多、發生率又高,若平時注意血糖及共病控制,即可與糖尿病和平共處。圖/123RF

糖尿病年輕化,臺灣每3名糖尿病患者,就有1人爲60歲以下壯年族羣。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患者須長期與糖尿病共存,尤其應注意發生共病的風險。

全臺糖尿病就醫人數去年突破256萬人大關,相較於4年前罹病人數成長114%,每3名患者中,就有1人未滿60歲。黃建寧表示,糖尿病患者年齡下降,患者未來可能終其一生須與糖尿病共存。糖尿病併發症多、發生率又高,常導致患者在心血管、腎、眼睛及肢體末梢發生病變,若平時注意血糖及共病控制,即可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黃建寧說,糖尿病患者併發症尤其多,光是10年內發生心臟冠狀動脈疾病比一般人多2倍,發生腦中風機率更是比一般人高出3倍,每3名糖尿病患者就有1人同時罹患腎臟疾病。

糖尿病患者須謹慎評估罹患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風險,但因每名糖尿病患者病況不一,出現併發症的多寡、嚴重程度、風險皆不同,無法以同一標準適用於所有病患。黃建寧認爲,如何爲糖尿病患者制定「個別化控制」,是近幾年臺灣與國際醫療努力的目標。

黃建寧表示,評估共病風險時,以往多采用全球臨牀試驗資料爲分析依據,卻忽略須因應不同地區或種族調整的部分,造成糖尿病患者照護難以因地制宜。爲促進經驗交流及跨領域合作,國際上專家組成CaReMe Alliance,其中包含iCaReMe Resgistry計劃,並與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合作,建立全球資料庫,讓參與國間彼此交流相關照護經驗,打造符合各國特色的照護模式。

黃建寧指出,現階段計劃有28國、超過490名醫護人員及超過3.2萬名患者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將展開12家醫療機構收案登錄,持續追蹤至2025年底,讓本土資料加入國際資料庫,找出最適合臺灣糖尿病患者的照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