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的關鍵詞12:閱讀 先別「想太多」的掃描式閱讀法

關鍵詞12:閱讀 先別「想太多」的掃描式閱讀法。(示意圖/shutterstock)

面對面與唐鳳促膝而談

關於人生、學習、工作、公民社會與未來世界的重要課題

快樂•死亡•自處•閱讀

折衷取捨•多視角•破除定義•不完美主義

公民協力•社會創新•羣衆智慧•永續發展

理性思維•共情傾聽•透明性

唐鳳的15個關鍵詞,來自8次對話、20小時第一手訪談,還有衆多資料爬梳,一次次交流的累積,這本書是「解惑」唐鳳的起點,一段彼此共創的旅程

在15個關鍵詞展開的過程中,將看到唐鳳令人印象深刻的面向

她的韌性(resilience)不是不起波瀾,遇到不安、悲傷、孤獨,抑或批評、負面輿論時,心裡不免情緒波動,通常一兩分鐘也就過去了,不會往上加,如同船在海上遇到波浪會擺盪,同時也有承載力。

先天疾病加上後天思想的灌注,她說:「每天都在死!每個晚上都死一次。」十二歲前,她在睡着不一定能醒來的情況下成長;十二歲開刀恢復健康,促使她想要將新的靈感分享出去,即使有一天真的醒不來也沒關係。

唐鳳最常掛在嘴邊的「口號」是:「每天睡足八小時。」對她來說,睡着如同死去,睡好、睡足,醒來精神狀態好,就要貢獻所學。

進了公部門當「公僕的公僕」,唐鳳成了搭建民衆與政府之間的橋樑,她不是滿口大道理,而是張大耳朵傾聽各方想法。她不輕易下判斷,選每一邊站(take all the sides),徹底瞭解每一邊的想法,形成共同價值。

她認爲自己是思想的載體,就像自然生長的樹木,用自己的方式擴散,承載着世界。只有在遐想(reverie)的狀態下能成爲載體,而這個歷程是永續的。

從小熱愛電腦的唐鳳表示,人工智慧不會取代人生智慧。一個人的人生智慧不是人工智慧一下就能代表的。而詩是用最短篇幅清楚表達人生智慧的方式。寫詩本身,就是一個人的修行。

唐鳳記得第一次使用VR,從國際太空站、銀河的角度環視宇宙和地球,「好像看着一艘藍色圓形的太空船,真實感覺到我眼前的地球,很美但是很脆弱,就好像(野柳的)女王頭。從太空站看地球,感覺很小,但承載着至今爲止的全部文明與意義,像我們所說的『另類搖籃』,但文明還沒走出這個搖籃,所以覺得特別脆弱。」

唐鳳並不會去純虛擬或完全空想的地方,就像她不太使用觸控式熒幕的道理一樣。她希望使用VR的經驗可以「增幅」(empower)整體認識,不僅只是參與而已。事實上,她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增幅」人類的未來。

這趟「解惑」唐鳳的旅程尚未完成,只待未來的你啓程。

【精彩書摘

唐鳳曾多次公開介紹自己的「掃描式閱讀法」。

閱讀時,多數人是一邊看、一邊想。對此,唐鳳分析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對作者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是詮釋性想法。

另一種是自由聯想。當讀到某些文字時(例如小說),回憶起過去的情境,這是感受性的聯想。感受性的聯想能爲閱讀增加色彩,但如果是詮釋性想法,閱讀者變成了共同作者,就未必用作者的見解來看事情。

因此唐鳳認爲,閱讀時應該先讀,不要急於下判斷。

「不是圖像記憶,是讓大腦自由,讓你的心神去契合閱讀內容結構,」唐鳳剖析:「就如同我們寫程式者看別人的程式碼時,絕對不會在腦裡面發出聲音、字斟句酌對方所寫的程式碼,因爲別人編寫背後有一個意念在,你要去除自我對話並跟着那個意念。很多人看程式碼的時候,也是用掃描的,因爲重點並不是這一行程式碼,而是它的架構。」在別人眼中看似神奇之處,唐鳳拆解了箇中意涵

她也強調,當然會區分小說和非小說的閱讀。非小說啓動的是掃描模式,掃描完後去睡覺,醒來大致脈絡就記得了;小說的話就是去享受它,有點像在腦裡放電影,隨着進入情境,或者像看樂譜,內心響起音樂旋律。兩種閱讀方式截然不同。

唐鳳分析箇中利弊,「壞處就是,有些不是完全知識性或完全休閒性的書籍,在知識性的內容中,一些文筆優美或詩意的地方,若用掃描模式去看,就會丟掉這些部分,只有概念,但是細節沒有了。所以還是要看閱讀書籍的目的。」

聽聽唐鳳怎麼說

閱讀大量的文字資料是我的日常,至於怎麼樣在大量的閱讀中抓住重點與脈絡,最重要的就是專心聽,閱讀文字、與文字對話也是一種傾聽;文字以及與他人的對話,都是閱讀的素材。

閱讀練習的第一步:不要打斷作者

在閱讀文字資料時,假設一本書厚達好幾百頁,我會一口氣先看兩百頁而不打斷作者的敘述歷程,看完之後再去想重點。因爲如果你看到第二十頁時,腦中立刻升起一個判斷,就如同打斷閱讀輸入的節奏,當你讀到第二十一、二十二頁時,你已經是在拿閱讀到第二十頁形成的成見,來理解第二十一頁之後的內容,這時候就很難抓到重點了。

爲什麼?因爲你已經被前二十頁錨定了,這可稱爲「錨定作用」或「錨定效應」。

所以,在我的閱讀過程中,如果是好幾百頁的書籍,至少會先看完兩百頁。這與傳統所謂的大量閱讀不太一樣,大量閱讀的概念是閱讀本身就是好的,而我的觀點在於書寫的敘事者(作者)有自己一致的意念。如果你在讀完之前,就先去想那個意念是什麼,那是「腦補」,大概都是你自己本來的意念,而不真的是敘事者的意念。很多人閱讀時,並不是讓作者對他說話,而是自己心裡會有聲音在說話。

況且,幾百頁的內容,怎麼可能看二十頁就知道作者要講什麼,所以不要自以爲是馬上下判斷。至少要看完兩百頁的內容,再去抓重點,因爲這個時候你才能掌握到作者腦中的設計完整性(design integrity)或一致感,抓重點就會突然變得很容易。不要過早下判斷,這是最重要的。

在睡眠中劃重點

目前,我多以數位形式進行閱讀,就算只有紙本,也會用自動掃描機掃描後,再以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將圖像般的中文字轉成電腦能識別的電子訊號)轉成數位檔,方便日後全文檢索

多半我是透過平板電腦與觸控筆閱讀,以之前讀《認知的不正義》爲例,閱讀時熒幕一次呈現兩頁的內容,一頁快速掃過(skimming)停留的時間大約兩秒,兩秒乘以兩百頁,就是四百秒,不到十分鐘。所以,一口氣閱讀兩百頁而不立刻下判斷,真的可以辦到。

閱讀每一頁時,每一行字都看到,雖然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但視線一直在掃描,也不會把字念出來,重點還是心裡不能打斷它。如果心裡打斷它的話,我也記不得讀到的內容,只會記得我打斷的部分。如果你想練習,不建議一下就選長篇文章或很厚的書,可以先從短短的一頁A4開始。

看完之後,就去睡覺。第二天醒來,想着之前讀到的內容,自然有些關鍵字浮上來,並在腦中形成一個結構。因爲人在睡覺的時候,會將短期記憶裡的印象、未來用得上的東西,寫進長期記憶中,這是一個劃重點的過程。

關鍵字、結構脈絡與檢索

這不是圖像記憶,我不會記得字的大小、顏色,而是記得關鍵字,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人寫進長期記憶的方式靠聯想,也就是當我想到關鍵字、畫面或影像等,就形成一種有結構脈絡的連結。我很依賴全文檢索,我會記得某個概念與某個概念有關聯,但如果沒有全文檢索的功能,例如紙本書籍,就無法快速回到那一頁,因此對我而言,這種閱讀方式要靠全文檢索才能進行。

如果我要對其他人說明《認知的不正義》這本書,我就會用全文檢索的功能追溯關鍵字,找到書中的內容根據。由於我的腦中已經有了結構,當我去調取與這個結構相關的資訊時就比較快速,且是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想到什麼就可以直接跳到那一頁,不是循序的,所以利用檢索很快能找到我要的內容。

這可以說是批次地在閱讀,好像傳真機,進紙之後,紙就可以拿走,撥號後慢慢靠着訊號傳過去。我的意思是:不是不能下判斷,而是閱讀到一個段落後再下判斷。就好像對方已經準備好一段話要跟你講,但如果纔講前兩句,你就打斷他,這樣是沒有辦法知道對方真正的意思。就算你說「我懂」、「我懂」,那都是假的,是腦補,是虛幻的。

也不是說一定要讀完一整本書才能下判斷,但至少到一個段落、一個章節,或是一個主要論點完成,那會是比較客觀中立的判斷。通常在不打斷的情況下,完整理解對方或者敘事者的脈絡後,下判斷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摘自《唐鳳的15個關鍵詞》/商周出版)

【作者簡介】

黃亞琪

資深媒體人、作家,從事記者工作近二十年。曾任職於《今週刊》、《商業週刊》、《經理人月刊》及天下集團雜誌;擔任資深主筆、主編等職。

曾赴歐、美、亞、澳等地第一線採訪,包括獨家專訪日本著名作家、製作人、AKB48團體推手秋元康、著名導演日枝裕和,也是臺灣第一位至美國DISNEY總部、NETFLIX採訪當時執行長Robert Iger和Reed Hastings的記者,也是臺灣首位採訪漫威之父Stan Lee的記者,以及曾到瑞士、韓國與新加坡進行數位整合、全球人才流動與教育專題;也曾獨家到紐約記錄和採訪報導臺灣天團五月天登上世界音樂聖殿、全球知名導演李安盧貝松侯孝賢。擅長採訪報導財經產業、人物、科技、文化和教育等多面向議題。

曾就讀政治大學社會財經碩士學分班、政治大學哲研所;着有《13位紀錄片導演之臺灣時光紀實》、《通訊》、《病毒》、《網路安全》事典書和《有趣的數學》等書;曾獲文創產業新聞報導首獎動腦年度新聞報導獎,以及多項新聞獎入圍。

《唐鳳的15個關鍵詞》/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