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主題特別書單

“4.23”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南都讀書月的活動也於今日開啓。本期“南都書單”從2024年出版的新著中精選了八本與閱讀這個主題密切相關的好書,推薦給廣大喜歡讀書的朋友。其中既有知名高校的教師們推薦的書單,也有著名作家、詩人暢談閱讀的記錄,還有對歷史中的圖書館和現實中的多家書店的深入探訪。相信這些好書能讓你更加喜歡閱讀這件事。

“南都書單”是南方都市報爲讀者精選的近期好書,逢週日推出。

《影響人生的書單》

任羽中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24年3月版,148.00元。

該書集結了百餘位北大教授的讀書分享與治學感言,呈現了他們的思想精華、學術風采。北大教授們細數圖書經典,推薦影響其人生的書,圍繞“治學”“閱讀”“人生”等話題,將治學感悟、讀書經驗和人生閱歷凝練成句句箴言。書中內容涵蓋兩大主題:治學感言與推薦書目。北大教授們旁徵博引,妙語連珠,爲廣大愛讀書的朋友提供了一份份厚重充實的書單。

《我在島嶼讀書》

《我在島嶼讀書》節目組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4年4月版,68.00元。

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一播出便引發了廣泛關注。節目由作家餘華、蘇童、詩人西川、旅行博主房琪擔任書屋主理人,在面朝大海的海南分界洲島書屋中,邀約故人新友,暢遊書海。此書脫胎自《我在島嶼讀書》節目,共分12章,除了保留美景與詩意之外,將話題進行了提純淨化,直擊閱讀本質,隨主理人與嘉賓侃侃而談,進入迷人的書之世界。

《拆書》

(英)丹尼斯·鄧肯等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24年1月版,98.00元。

《拆書》有別於一般的圖書史著作,大膽而富有想象力地將圖書“拆解”爲22個部分,分別講述了書籍各個構件的故事:從書名頁到襯頁,從護封到索引,以及介於圖書首尾之間的一切。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慣例和自己生動的歷史。書中彙集當今圖書史領域頂尖專家的成果,《拆書》從嶄新的角度看待我們日常閱讀的書籍,深入分析可能被我們忽視的圖書元素。

《粵港澳近現代出版史論集》

金炳亮著,中國書籍出版社2024年4月版,128.00元。

作者金炳亮是資深出版人,此書是他關於廣東、香港、澳門的近現代出版史所發表文章的結集,內容從“粵港澳近代出版史的興起和發展”、“廣東革命出版活動及影響”、“近現代港澳地區的出版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東的社會主義出版事業”、“粵港澳近現代出版人物述論”等幾個方面,生動全面地展現了粵港澳近現代出版史的壯闊風貌。

《古羅馬圖書館史》

(希)康斯坦蒂諾斯·斯塔伊克斯著,研究出版社2024年3月版,89.00元。

古羅馬人對文化建設非常推崇,公共圖書館、私人圖書館如雨後春筍涌現。圖書館的建立不僅提升了羅馬人的閱讀興趣,也促進了羅馬文化的發展。作者利用豐富史料和精美圖片,回顧反思了這段歷史。本書共分爲八章,主要論述了早期拉丁文學發展的傳說和傳統、私人圖書館與共和國末期的圖書貿易、羅馬第一批公共圖書館與帝王、作家及作家著作的關係等。

《全球書店步行》(第三輯)

汪耀華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3月版,88.00元。

該書介紹了全球14個國家18個城市的40家書店,涵蓋露天書集、跳蚤市場、綜合類書店等各種類型,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探究書店背後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編者邀請分佈在全球各個城市的華人介紹其所處城市的書店,讓讀者通過網絡的牽線與文字的對話打破時空壁壘,將書店背後蘊含的人文力量展現出來,用文字爲讀者構建出一幅步行全球書店的豐富畫卷。

《靜默書》

任曉雯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4年3月版,58.00元。

小說家怎樣讀小說?作家眼中的作傢什麼樣?茅盾文學新人獎獲得者、作家任曉雯以《日瓦戈醫生》《悲慘世界》《發達資本主義時期的抒情詩人》《霍亂時期的愛情》《大師與瑪格麗特》等經典名著,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的作品爲文本切入點,進行了回溯式的閱讀賞析,探討經典作品的內涵與意義,探究“今天我們爲什麼還需要小說”這個問題。

《世界上最後一本書》

(韓)河銀敬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4年1月版,35.80元。

這是一部圍繞圖書和電子產品展開的兒童幻想小說。如果有一天世界上不再有紙質書、不能再讀紙質書、孩子們只有機器人陪伴,會怎麼樣?作者通過虛構未來,表達了對電子產品剝奪孩子共情力、想象力的擔憂,並認爲未來也沒有什麼可以取代書。書中主人公通過閱讀對紙質書產生的濃烈情感,以及後續守護最後一本書的執着能引導讀者珍視紙質書,熱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