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80年的天外天劇場不算古蹟將拆...民團盼集資保留

臺中天外天劇場將拆除,文史者盼保留。(圖/翻攝自天外天劇場:百年孤寂的城市座標

地方中心/臺中報導

曾經被喻爲最豪華戲院的天外天劇院,自1936年建立以來已有80年曆史,隨着沒落後逐漸荒廢閒置,最近幾度傳出產權所有人打算拆除,讓文史團體相當不捨,奔走臺中市政府希望能保留老劇院,附近居民看着劇場從繁華到蕭條破損,無限感慨。

一名鄰居康先生向《東森新聞》表示,「像我現在站的地方,它就是以前的售票口,只要是電影進場出場時間,這裡都是人。」比劃消失售票亭,回想天外天劇院曾經繁華一時的情景,康先生感到很悵然。曾經播放電影、歌仔戲京劇的豪華劇院,經過多次轉手後無人聞問,現在因年久失修,樑柱水泥也都剝落損壞,外圍更是圈起鐵皮隔離。

▼劇院內部年久失修,。已殘破不堪。(圖/東森新聞)

「天外天劇場」建於1919年,原是臺中地方仕紳吳鸞旗私人戲院,1935年由他的兒子子瑜將其擴建,並開放給一般民衆入場觀看。劇場內擁有600多個座位,特別的圓形屋頂是二重壁式建築,在當時不論工法還是造型都是創舉,但逐漸沒落後,幾次轉手淪爲製冰廠賽鴿中心、停車場,最後閒置荒廢。

文史團體自2015年起向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爭取列爲古蹟,最近更在臉書上發起「搶救子瑜」、「搶救天外天」的活動,盼能將劇院保留。但文化局日前表示,由於由於主結構已毀損,加上所有權人不同意,文資審議委員會決議不指定或登錄爲古蹟。

文化局強調,市府曾提出由政府或民間出資價購重劃區段徵收、以地易地及立面保存等保留方式,但內政部早已明定政府不得以出資價購,避免造成財務負擔;以地易地也不符合規定;而六角型格局的劇院若保留立面,則失去本色,因此最後只盼民間資源能夠投入,爲保留城市記憶努力。

老劇場的命運似乎將隨着歷史和斑駁的的屋瓦一起消逝,但文史工作者仍不願放棄,決定從民間集資開始,並打算籌辦戶外的「天外天」電影院,希望能勾起臺中人的記憶,找回昔日的歷史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