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重大水災 多與西南氣流有關
「這次臺灣運氣好一點,海棠帶來的西南氣流風向稍微偏東,沒有直接對準高屏的山區迎風面,測到的降雨雖有300至400毫米,比起莫拉克破千毫米的降雨還是少了一大截。」氣象局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鄭明典說。
科技部大氣學門計劃主持人、中央大學教授餘嘉裕指出,根據過去颱風侵臺的災損統計,真正造成災害的,往往是因爲降雨而非強風,尤其是西南氣流帶來的降雨,甚至比颱風本身的水氣還要多。
臺灣過去發生的重大水災幾乎都跟西南氣流脫不了關係,包括1959年的八七水災、1981年的艾妮絲颱風,造成九三水災、2004年敏督利颱風的七二水災,其中最知名的例子,就是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八八風災。
8年前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強豪雨,2天內下完一整年的平均雨量,造成全臺681人死亡,而莫拉克之所以致災,就是因爲要命的西南氣流挾帶豐沛的雨水重擊南臺灣,導致當時的閣揆劉兆玄請辭下臺。
西南氣流怎麼來? 答案在這
在中央氣象局發佈的颱風警報中,常可見到「颱風引進西南氣流,將對某些地區帶來局部性豪雨,請注意防範」的警告,甚至在臺風警報解除後,仍會一再警告。
氣象局指出,這是因爲當颱風通過臺灣時,其南方吹的是西南風,颱風又是逆時針旋轉,颱風走向、逆時針旋轉把西南風帶進環流中,相互配合之下,常引進強盛的西南氣流。
這種暖溼的氣流受中央山脈阻擋,擡升至適當高度後,其挾帶的水氣易凝結而降雨,以致常在中、南部地區產生豪雨,造成嚴重災害,例如民國70年艾妮絲颱風和民國93年敏督利颱風,皆是在引進強烈西南氣流後,造成了嘉南地區的93水災及中南部地區的72水災。
這次輕臺海棠離開臺灣後,就有帶來西南氣流,所幸因爲西南風沒有正對中南部山區,加上海棠行進速度快,外圍環流也沒有很大,所以夾帶的水氣沒有莫拉克颱風這麼多,但已經爲屏東地區帶來超過400毫米的降雨量,尤其是屏東春日鄉的大漢山測站,中臺尼莎加上輕臺海棠累積的降雨量就超過1,000毫米,已經是逼近臺灣年平均雨量2,500毫米的一半。
更多鏡週刊報導【雙臺夾擊】豪雨重創南臺 氣象專家提出這樣警告【雙臺夾擊】海棠多活8小時 關鍵原因曝光【雙臺夾擊】西南氣流怎麼來? 答案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