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紮根大陸21年 帶領當地人脫貧致富

林秀瑩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實現了農業致富夢。(受訪者提供)

「我來的時候39歲,今年都60歲了,建寧已成爲我的第二故鄉。」2002年,臺灣花蓮縣的林秀瑩爲了實現自己的農業致富夢,帶着父輩的囑託,和妻子一起來到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在當地溪口鎮高圳村承包下1300畝山地,開始種植臺灣黃花菜和油茶。

「之前在臺灣的時候,我爸爸就一直鼓勵我到大陸發展。」林秀瑩告訴記者,他的家族自祖輩便開始在臺灣種植黃花菜和油茶,考慮到建寧這邊土地、用工各方面都比較充裕,他也想來試試,沒想到一試就是21年。

地處閩江源頭的建寧四季分明、地貌特殊,在發展農業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是福建省著名的農業縣之一。建寧有著名的「五子」:蓮子、種子、梨子、桃子、無患子,2022年,「建寧五子」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03.53億元(人民幣,下同)。

除了「建寧五子」,建寧縣產的油茶、黃花菜同樣質美價優,遠銷東南亞。但此前,種植於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建寧油茶林由於缺少技術指導,處於人種天養的狀態,多數油茶樹只開花,很少結果,產量很低,更談不上什麼商業營收。直到2010年,林秀瑩將臺灣黃花菜和油茶套種技術引入,建寧的老茶樹纔開始煥發出新的生機。

「黃花菜和油茶生長方向不同,一個是向旁邊伸展,一個是垂直生長,在吸取養分上衝突不大。種了黃花菜也能爲油茶保持水分。」林秀瑩說,黃花菜採收時間爲6月、9月,油茶採摘時間爲10月份,兩者並不衝突,而且套種種植還能增加農戶的收入。

「每畝地種植油茶,收入有3500元,現在油茶樹下套種黃花菜,又可增加收入7000多元。」林秀瑩的合作人寧武勝是建寧本地人,他向記者介紹,套種後的油茶,成活率由原來的30%至40%提高到90%,種植農戶的收入也因此大大提升。林秀瑩和寧武勝在8000多畝油茶林裡套種黃花菜,清爽的油茶樹蔭下,「種」出了一片片商機。

之後,林秀瑩又採用臺灣的苗木嫁接技術,用老油茶樹嫁接觀賞型茶花,讓老樹發新芽。「這些原本只能當柴燒的老油茶樹,嫁接後重新開花結果,既有經濟價值,也有生態效益。」林秀瑩說,嫁接後以成型的茶花大苗出售,每棵售價可達上萬元。一畝老油茶林能嫁接二三十株茶花大苗,從而帶來30多萬元產值。

林秀瑩在建寧發展農業過程中,通過引進和改良種植技術,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種植模式。目前,應用這種種植模式,林秀瑩已經在四川、貴州等省份建立了5-6個種植基地,每年收入突破百萬元。

林秀瑩在建寧牽頭成立天一油茶專業合作社,當地地村民在採摘油茶。(受訪者提供)

一人致富不算富,大家富了纔算富。林秀瑩在建寧農業種植摸索取得初步成功後,於2009年5月牽頭成立天一油茶專業合作社。他和雷春水、寧武勝三人的佔股比例各20%,剩下的股權由100多戶農民分配。他們爲農戶提供種苗和種植技術,以「臺企+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做強做大油茶產業,帶領更多的當地人走上脫貧致富路。目前合作社種植面積已經超過十萬畝。

「我家也種了油茶樹,大概七八畝山,一年的收入4萬來塊錢。」當地村民謝重延加入合作社後,不僅能拿到優質的油茶種苗,還能得到免費的技術指導和培訓,產量和收入都實現了大幅提高。此外,合作社還與村民簽訂種植與收購合同,按高於市場價的保底價回購樹苗,或收購成熟後的油茶青果,爲種植戶的收益提供了保障。

「建寧人很好,一直幫我們,大家相處得都很融洽,我們像是一家人。」21年來,林秀瑩早已經把自己當作一名建寧人,他在建寧不僅有自己的生意夥伴,更有自己的朋友,生活和工作都很圓滿順遂,對未來充滿信心。(雷朝良、黃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