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應惜裕:因劇之名闖蕩上海

應惜裕接受採訪。(張亨偉 攝,作者提供)

因一部電視劇到上海,而後的學習生活又讓她留在上海,這便是應惜裕與上海的奇妙緣分。

應惜裕來自臺南,目前是上海締詩齒科的一名牙醫,2015年來到上海交通大學求學,完成學業後便留了下來。在臺灣時,應惜裕迷上了一部大陸電視劇《愛情公寓》,電視劇中對上海的描繪,建立了她對上海的初印象,並在她心中種下了想到上海看看的種子。

實際上,應惜裕對大陸的認識最早源於她的父親。應惜裕讀小學三年級時,父親到深圳工作,年紀尚小的她經常聽父親說起大陸。應惜裕坦言:「小時候就一直對大陸有些嚮往,但都沒有機會來。」

考大學時,有些小叛逆的應惜裕,不想在離家近的地方讀書,父親建議她選擇大陸的學校試試。於是那顆深種心中的種子開始發芽,上海也自然而然成了她的第一選擇。

「當時其實還蠻前衛的,臺南那邊蠻少學生來大陸求學,我當時也是我們那一屆唯一一個來大陸讀書的人。當然我也很幸運,大陸學校對臺灣學生的政策非常友好,所以入學的整個過程很順利。」應惜裕回憶道。

應惜裕遊玩時自拍。( 張亨偉 攝,作者提供)

應惜裕至今仍記得,第一次來上海時就感覺「很驚豔」。藉着入學前面試的時間,應惜裕迫不及待來了一場上海「深度遊」,打卡外灘景點,漫步梧桐樹街道……在應惜裕的高考志願中,上海並非唯一選擇,但這趟旅程,堅定了她走出舒適圈,獨自「闖蕩」上海的信念。

應惜裕說:「因爲電視劇所以對這個城市有一些瞭解,但實際來到之後,會發現風景比電視上看到的更具浪漫氣息,人文也帶給我不少新鮮感,後面在這裡遇到的同學和老師也都很友善。」

應惜裕讀完本科後,繼續留在上海交通大學深造,進而在研究生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在求學時的寒暑假,她還經常以志願者的身份,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到高雄和臺南的大學進行演講,向臺灣學生介紹在大陸的學習經驗。

大學時期,應惜裕的3個室友都是上海人,畢業後,她們仍然保持着親密的友誼。「我們之間的感情很好,上學時週末會一起出去玩,現在上班了我們仍然會一起調休,然後出去吃飯、逛街、泡湯。」應惜裕表示。

除了人文風景,提及留在大陸的原因,應惜裕認爲,「在上海從事牙醫工作會比在臺灣更有發展潛力。」應惜裕很早就注意到,由於臺灣人口基數較少,牙醫已經飽和,但上海除了本地的患者,還有更爲國際化的市場,相應的設備和技術也更新換代很快。

目前,應惜裕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進行牙齒矯正。對於未來,應惜裕有着清晰的規畫:「矯正醫生最大的特點是患者治療週期很長,因爲每個患者可能需要2-3年時間,久一點的甚至要5年,所以我更期待的是,自己可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不斷學習和進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王路)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