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青曾崇信:在還能做夢的年紀勇於嘗試

曾崇信與家人在景德鎮旅遊。(受訪者提供)

「在還能做夢的年紀,我們敢於嘗試;在需要勇敢的時刻,我們要跟隨內心。」近日,在「媽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創業的臺灣青年曾崇信,在參加第八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平行論壇之一「媽祖文化青年交流論壇」時如是表示。

2011年辭職,背井離鄉來到莆田,曾崇信認爲,那時需要的是勇氣。而「留下來」在莆田紮根,則需要破釜沉舟的決心、家人的支持、小孩教育的落地及政策的扶持。

西進「登陸」:又見一炊煙

曾崇信是一名「80後」,來大陸前曾是一名半導體工程師。

看好大陸的市場和發展前景,2011年10月,在岳父的邀約下,曾崇信從臺灣來到莆田,協助打造「香積國香草莊園」。隨着「香積國香草莊園」開業並步入正軌,曾崇信和妻子吳孟真決定自行創業。

2013年,曾崇信夫妻倆在莆田東圳水庫附近的佛像展覽館內開起了一家咖啡店,名爲「漁人碼頭」。次年,緣於場地合約到期,咖啡店搬到莆田市城廂區鬆峰村重新開業,名爲「又見一炊煙」咖啡生活館。

曾崇信向記者講起當年來到鬆峰村尋找新場地時所看見的一幕,他說:「當時還是燒柴火竈,一到飯點,家家戶戶的煙囪都會升起裊裊炊煙。」由此,他們確定在鬆峰村開咖啡店,並取店名爲「又見一炊煙」。

本着將臺灣餐飲文化帶入莆田的想法,曾崇信夫妻倆於此堅守。「起初,創業之路難走,但靠着努力創新,逐漸穩定成長。」爲了掌握咖啡市場的新動向、新手藝,夫妻倆幾乎每年都會去上海蔘加食品烘焙展活動,考察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層白霧層層巒,一幢小居山中坐,「又見一炊煙」咖啡生活館可謂遠離喧囂繁雜的世事。不過,咖啡館距離莆田市區並不遠,僅二十分鐘左右車程。曾崇信笑稱,「又見一炊煙」隱居於山村,卻吸引了不少市民、遊人慕名而來。

一場臺灣茶葉「雲旅遊」

「臺灣人愛喝茶、福建人也愛喝茶,生活總離不開茶,所以,我們想借由茶文化的推廣,讓兩岸同胞來場浪漫的交流。」2018年,曾崇信又在莆田東圳水庫附近打造了「上山聽湖」景觀茶館。

莆田的東圳水庫,是一個讓曾崇信魂牽夢縈的地方。在這裡,曾崇信推廣臺灣高山茶文化,提升當地人和外來遊客對臺灣茶的認知。

他說,絢麗的夕陽映照在湖面,讓其深深着迷,非常像臺灣的日月潭。所以,在湖邊喝着祖母綠風味的日月潭紅茶,說着紅茶的故事,「那畫面,就好像我們去了一趟日月潭一樣」。

曾崇信與妻子一起外出旅行。(受訪者供圖)

「上山聽湖」以「一鄉一特產」爲主題,介紹臺灣茶背後的文化演變,用說故事的方式推廣臺灣、推廣銷售臺灣茶。曾崇信表示,讓市民、遊客到「上山聽湖」,就像來了一場臺灣茶葉「雲旅遊」。

爲了適應當代年輕人的需求,他也在尋找新的突破口。於是,創新推出冷泡茶。曾崇信告訴記者,茶葉冷泡後可減少茶丹寧酸釋出,減少苦澀味,增加了茶的口感,卻又保留了茶葉中的兒茶素、茶多酚等物質,頗受好評。

兩岸青年需攜手合作

「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羣人才能走更遠。」在曾崇信看來,大陸的相關政策對於臺胞來大陸就業、創業大有裨益。當下,大陸正在推動鄉村振興與傳統產業升級,這些都需要年輕人蔘與,而兩岸青年一起攜手合作,則能加速進程。

在曾崇信的「上山聽湖」團隊裡就有來自臺灣、福建、廣東等不同地區的工作人員。「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腦力激盪,可以帶來更多不同的能量。」曾崇信如是認爲。

「一杯咖啡,讓我們一家三口紮根在了祖國大陸。」曾崇信說,希望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可以在大陸找到自己築夢的舞臺,也希望兩岸青年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美好的未來。(葉秋雲)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