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秋葉原」慘淪蚊子館!府砸1.35億打造 最慘一天0遊客

竹東動漫園區業者爲了求生存,在園區內舉行與動漫毫無關聯歌廳秀,令人啞然失笑。(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新竹縣「竹東動漫園區」在2015年12月風光開幕,如今卻傳出業者經營不善、不堪虧損而撤出的消息。當初縣府誇口要將其打造成「臺灣秋葉原」,對比園區現在落得人去樓空,成爲名符其實的蚊子館,實在顯得諷刺。

12月15日下午,記者造訪位於竹東車站西側的竹東動漫園區,裡頭正在舉行「客家粄圓節」,但仔細觀察,動漫園區的設施、商家全都沒有營業,售票處更是空無一人,但園區門口完全沒有任何告示,連Google都顯示正常營業,無預警停業,讓不少遊客抱怨「白跑一趟」。

竹東動漫園區是由政府出資興建,委託民間業者經營的OT案,不願具名的承攬業者「九驛魔法文創」管理高層接受記者採訪時證實,他們已在十一月因爲不堪虧損而撤出園區,期盼有人接手,但合約到2020年,目前正與政府協商合約問題;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副處長戴志君表示,業者擅自撤出園區,已經依照契約在12月14日正式發文,要求限期內恢復營業,否則就要進行解約跟相關處罰。

根據縣府統計,竹東動漫園區2016首年遊客數還有十一萬七千多人次,隔年腰斬爲四萬八千人次,今年至十月底只有三萬兩千人次。業者表示,在冬天或梅雨季時,更曾創下一天「零遊客」的慘況,經營三年至少虧損三千萬以上。

記者調查,第一年園區遊客數能撐住的關鍵,是因爲園內有一個「皮卡丘主題驛站」,供遊客打卡拍照,並販賣相關商品。業者對此強調:「那完全是用錢燒出來的。」因爲日本動漫權利金相當昂貴,無法長年營運,少了皮卡丘後,遊客數就開始往下掉,「我們也有嘗試展出臺灣漫畫家的作品,但真的很少人來看,完全推不起來。」業者甚至表示:「我們第一年有做在地畫展,但那些相關商品你知道現在存貨還有多少嗎?誰要買?」

業者表示,少了人盡皆知的皮卡丘,展出在地畫家的作品又乏人問津,讓他們察覺,「動漫」這兩字竟然成爲發展空間的最大限制。爲了求生存,業者在2017年開始舉辦「歌廳秀」,邀請藝人到園區做歌舞表演,而對於政府花公帑興建動漫園區,卻在裡頭上演與動漫毫無關聯的活動立法委員黃國昌、前臺北市漫畫工會理事長鍾孟舜都曾痛批「荒謬」「鬧劇」。

弔詭的是,歌廳秀竟然成爲動漫園區的救命丹,業者表示:「歌廳秀在地風評反而好,一個場次十臺遊覽車,一天三個場次,一天就一千多人。」歌廳秀後來甚至成爲動漫園區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最後仍入不敷出,業者不堪虧損撤出園區,也讓在地議論紛紛。業者大吐苦水,「很多人以爲我們跟政府拿很多錢,其實我們一毛錢都沒拿。」強調政府在經營困難時不聞不問,也沒有給與任何補助。

新竹縣府交通旅遊處副處長戴志君對此表示,此案是OT案,縣府與承攬業者就像房東與房客的關係,「你租東西給房客做生意,你還要給房客錢嗎?」「反過來如果他賺很多錢的時候,我也沒有說當初的權利金我要double還是三倍,也沒有呀。」

至於對業者的協助,戴志君強調,包括旅遊季刊觀光公車,縣府一直都有幫忙宣傳行銷,縣府相關活動也會在動漫園區內舉行,以吸引遊客進入消費。而對於經營不善的原因,戴志君認爲,國民旅遊近兩年一直在衰退,大環境的問題不可忽視。

回顧竹東動漫園區的誕生歷程,是由新竹縣府推動「一線九驛─臺灣漫畫夢工場 」 計劃,以內灣支線的竹東、合興、內灣三個車站的動漫園區爲主要節點,盼帶動周邊觀光人潮,獲交通部觀光局補助。2015年底竹東動漫園區開幕,時任新竹縣長邱鏡淳表示希望將園區打造成爲「臺灣秋葉原」,躍上國際舞臺

按照縣府原先規劃,竹東動漫園區以竹東車站爲中心分成東西側園區,總經費1.35億,但後來做爲動漫用途的只有目前的西側園區:東側園區因爲工程招標不順而延宕完工,2015年西側園區只好先開幕,承攬業者九驛魔法文創2016年跟縣府點交東側園區時,認爲建物修繕不完善而拒絕接手。經雙方協議,九驛魔法不承租東側園區,縣府將其轉型爲「文創藝術村」,去年由另一個團隊接手經營,導致竹東動漫園區一直以來其實只處於「半邊」存在的狀態。

當初縣府斥資1.35億興建竹東動漫園區,如今西側因爲業者經營不善撤出而成爲蚊子館,東側成爲與動漫幾乎無關的文創藝術村,打造「臺灣秋葉原」的美夢言猶在耳,如今聽來卻格外諷刺。

更多鏡週刊報導【動漫蚊子館(二)】花大錢卻沒效益 這個動漫園區問題在哪?【動漫蚊子館(三)】蚊子館蔓延 學者:認賠殺出 引進年輕世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