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藝之家林佩瑩 創造幸福「纏」繞的花花世界

雲林縣虎尾工藝林佩瑩從事纏花工藝15年,纏花作品經常受邀至各地展覽,推廣傳統文化不遺餘力。(周書聖攝)

纏花是以縫線纏繞鐵絲紙片製作過程非常耗時,雲林縣虎尾工藝家林佩瑩表示,透過手工藝可以讓自己的心慢慢靜下來。(周書聖攝)

雲林縣虎尾工藝家林佩瑩10幾年前開始接觸纏花工藝,歷經磨練,近日獲得「臺灣工藝之家」認證。(周書聖攝)

雲林縣虎尾工藝家林佩瑩的工作室內多達兩百多卷縫線,作品款式多樣,工作室也開放民衆預約參觀。(周書聖攝)

「纏花」源自早期婦女頭上佩戴的春仔花,曾有一段時間沒落被人遺忘,險些讓這項工藝失傳。雲林縣虎尾工藝家林佩瑩秉持環保、傳承初衷,於社區推廣傳統纏花工藝。歷經15年磨練,近日獲得「臺灣工藝之家」認證殊榮,林佩瑩笑說並非一開始就這麼順利。

早期春仔花多用於婚嫁節慶,婦女利用縫線纏繞鐵絲、紙片,製作成飾品佩戴在身上。10幾年前林佩瑩因緣際會接觸到纏花,覺得很漂亮想要學習製作,自己購買材料摸索,卻遭到旁人揶揄「買個現成飾品戴就好了,笑死人是沒錢嗎」,林佩瑩當時心想,做成後要把纏花丟在那個人頭上。

因爲旁人的質疑,讓林佩瑩更加堅定要將纏花工藝推廣下去,她南來北往拜師求藝,學習各種工法技巧漸漸爐火純青,林佩瑩受邀到社區大學教課推廣,一教就是8年,也受邀到處展覽。

林佩瑩每年都會教學生製作供神花,無償送給各大廟宇,廟方會再以擲筊方式送給有緣信徒,林佩瑩表示,曾經有信徒擅自將供神花的葉片剪下帶走,剛開始覺得很生氣,但如果葉片也能帶給信徒幸福、安定的感覺,那就不計較了。

林佩瑩從一名幼教老師斜槓去打工、開雞排店,最後以纏花工藝獲得國家級的工藝之家認證。先生倪宗奇從來沒反對過,總是在一旁默默協助,倪宗奇開玩笑說,不要把他的退休金花光就好。因爲有先生的幸福加持,才造就林佩瑩的纏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