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淡水品味歐陸情懷 漫步沙灘嘗海鮮

位於臺北西北20公里處的淡水,是一個曾受歐風洗禮漁港,至今港內還保留着好些西方建築,給淡水塗上一抹歐陸風采高聳淡水河口的聖多明哥堡壘,是一座具有350年曆史的建築物,1629年由西班牙人興建,它也是臺灣古老的建築物之一。有人說這個盒形堡壘,比西班牙本土的建築還有性格

英國一度把堡壘變作駐臺灣領事館,1891年還在堡壘旁增建一座紅磚建築,那是一座莊嚴的英國式建築物,作爲領事的官邸,直到1972年爲止。現在堡壘和領事官邸已成名爲紅毛城旅遊景點,開放時間是上午9時至下午5時,星期一和公共假日的隔天除外,入門票20臺幣。從淡水市中心沿淡水最古老,與淡水河平行中正路步行約2公里便可抵達。

如果你想多看一點具有西洋風格的建築物,不妨到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學院轉一轉,該學院的前身是牛津書院,那是1872年由一名來自加拿大牙醫馬偕創辦。他當時是以傳教身分到淡水傳教。

午餐何不到淡江中學隔鄰的淡水中學大門邊享用?那裡有個賣辣味飯和麪的小攤子,據說已有將近100年曆史。在那裡用餐,說不定還可發思古幽情呢,該攤子中午時分收市,要吃得提早啊!另外,以堡壘爲起點,沿中正路再步行約1公里,則是一個紀念臺灣陣亡兵士忠烈祠。忠烈祠只在週末和公共假日開放,時間是上午9時至下午5時。除了泛黃的歐陸風情歷史,以及高聳入雲霄的公寓以外,淡水還以大學海濱海鮮日落聞名。

淡江大學校園坐落在淡水背後的一個山頂上,其中校園內海洋館是個值得一遊的地方,那是一座 5 層樓高的船型建築物,裡頭展示了引擎模型、一座模擬船橋,以及船隻模型,包括著名航海家哥倫布1492年使用的旗艦聖瑪利亞號,尼米茲型飛機中國航海家鄭和的船隻模型。當年鄭和下西洋的這船隻很大,長度可媲美同時期的西方船隻,寬度則是西方船隻的兩倍。中國造船技術一向不高,所以15世紀就能建造這麼大艘船,實在令人驚訝。海洋館入場免費,每天開放,星期一和某些公共假日例外,時間是上午9時至下午4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