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觀光逆差達286萬人⋯觀光局「消化式預算撒錢」 專家憂非長久之計

來臺日本旅客突破200萬大關。(圖/記者李宜秦攝)

記者李宜秦/臺北報導

來臺日本旅客於昨日首度突破200萬人大關,是一頗具意義里程碑。不過事實上,近5年來臺日人人數約增5成、赴日臺人則大增5倍,雙方觀光逆差嚴重,去年來臺日人約196萬、赴日臺人約482萬,相差286萬人。專家認爲,政府吸引國際旅客的手法都是以「消化式預算」撒錢,如提高包機補助、高鐵優惠,恐非長久之計。

交通部統計,2015年到2018年日人來臺分別約162萬、189萬、189萬、196萬人;臺人赴日則分別約379萬、429萬、461萬、482萬人,兩國觀光逆差嚴重,去年互訪旅客數相差286萬人。

觀光客來臺必訪我國夜市。(圖/記者李宜秦攝)

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洲表示,我國觀光局多是以促銷方式吸引日人來臺,如包機補助、高鐵優惠、住宿折扣等,但這只是「撒優惠」的做法,效益不大,長期下來也無法吸引旅客來臺,他表示,政府應與民間業者合作,共同創造更高產值

柯牧洲指出,透過我國民間業者努力,日本來臺修學旅行學校逐年增加,現行每年約有300到350家學校帶團來臺旅遊,他認爲,政府也應與日本合作,要求日本針對觀光提出具體規劃,如要求公務人員來臺觀光、以退休金輔導銀髮族來臺旅遊等,或是爭取兩國的旅遊年,他說,「今年在日本就是香港旅遊年,如果臺灣也能爭取到,觀光客勢必會成長」。

▲專家籲政府應與民間合作,共同吸引旅客來臺。(圖/記者李宜秦攝)

靜宜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黃正聰則表示,與日本觀光逆差在各國算是常態,如韓國大陸都是與日本有嚴重觀光逆差,原因在於日本國土綿延寬廣,日人偏好在國內旅遊,且日人較爲保守,不喜歡搭乘廉航,近年來廉航普及,帶動臺人赴日,來臺日人卻沒有增加,雙方觀光逆差因此更爲嚴重。

黃正聰表示,今年日人大幅成長主因包括日韓貿易戰與香港局勢動盪等,若要長期深耕,政府可以「行銷搭配促銷」的方式吸引日人,如過去曾祭出代出日人護照費用、4人同行1人免費代言人等手法,此外,觀光局目前國際行銷預算僅20億元明顯不足,他也呼籲,應確實倍增至40億元,才能回收更大的觀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