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行道樹亂象多 議員促修條例

臺南市區的6個行政區有3萬8千多棵行道樹,小葉欖仁最多有2989棵,環保人士建議若種錯樹種,該換就要換,免得長期受到詬病。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古都行道樹多,多名議員昨質詢批行道樹管理亂象多,除空樹穴高達4610個,有的樹穴旁直接灌漿、有的種太淺易傾倒、或「包尿布」的樹木沒脫就直接栽種,要求市府修改自治條例規範種植樹種、深度、保固期等;環團也說,種樹問題若持續,會影響市容。市府表示,已着手部分條文修正。

工務局表示,依臺南市公共設施植栽管理自治條例規定,行道樹植穴面積不得小於2平方公尺及距離消防栓或電器箱2公尺以上,早年對行道樹的種類及特性尚無相關觀念,未能因地制宜,所以發生盤根、竄根、易罹病蟲害與不耐風等風險。

市府清點原臺南市行道樹,共有3萬8344棵、187種樹種,其中小葉欖仁2989棵最多,其次是水黃皮2783棵、欖仁2442棵,但也發現沒種樹的空穴有4610個,砍樹後只剩樹頭,尚未移除有1035個。

市議員穎艾達利、盧昆福等人昨在定期會質詢時,都批臺南行道樹雜亂,期勉能多闢設美麗行道樹的道路;穎艾達利說,有些種錯樹種,以致生長情形不佳,或是竄根造成人行道地磚隆起,有些樹木栽種時連包裹的「尿布」也沒脫,導致影響生長,還有道路施工,連行道樹的樹根也被灌漿,應修改自治條例,包含樹種、不同的種植深度都要列入,讓行道樹種對樹種,且獲較好的生長環境。

臺南社大樹講師李武昌說,種錯樹的問題已談很久,還是沒改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基於城市永續發展,改換的就要換,否則持續會被詬病,市容也無法改善。

另,東區東明裡烏桕巷內的烏桕樹,有多棵日前經健檢被認爲具傾倒風險、建議移除,卻遭居民反對而暫緩,議員認爲是因健檢到決定移除都無居民代表參與。工務局迴應,未來在確認行道樹是否具風險須移除時,會再邀當地里長或相關人員說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