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貿易倡議 在野批未見關稅優惠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6月1日於美國華府簽署,立法院將於下週完成審查,行政院長陳建仁(左二)今日專案報告5大議題。(季志翔攝)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6月1日於美國華府簽署,立法院將於下週完成審查,行政院長陳建仁今日專案報告5大議題,強調協定具實質效益,爲中小企業的國際經貿活動帶來就業成長,關務上力求加速通關,塑造友善投資環境,但藍白立委批評,報告中未見具體效益和損失評估,對企業的實質助益仍舊模糊。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聚焦5大議題,其中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爲優先談判項目,盼創造無紙化通關環境、擴大預先審覈及優化快遞貨物通關程,如臺灣預計未來3年至4年內研議放寬簡易申報的5萬元門檻,研議進口人定期彙總繳稅或訂定固定稅率繳稅案。

良好法制作業部分,未來企業能提前知道美國未來12個月內所訂法規,並透過美方公佈的影響評估報告,衡量策略;未來服務業者將享美國政府更公平透明、可預測的證照核發程序。

反貪腐是展現臺灣捍衛民主、法治環境的決心,帶動外商投資信心;促進雙方中小企業的就業與成長,包括透過資訊分享與定期對話機制等方式共同合作。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直言,當前僅有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對企業有一定協助,其餘則尚待觀察,且5大議題多屬制度、程序上的內容,也未闡明未來5年對中小企業的具體效益、有何配套政策,更無損失評估,而臺灣最需要的是自由貿易協定(FTA)和避免雙重課稅,才能對國內產業有重大協助。

臺商出身的民衆黨立委邱臣遠也質疑,看不出協定對「消除或減輕臺美經濟貿易障礙及促進貿易自由化」的實質內容在哪?本次談判提到成立單一窗口及貿易便捷化委員會,卻未見關鍵的關稅優惠和消除非關稅障礙,臺美是否朝FTA更進一步,還有待商榷。

根據立法院規畫,《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結束專案報告後,20日、21日送交外交及國防、經濟、財政等6個委員會聯席審查並詢答,預計24日完成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