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逆勢吸金 法人:5月沒有大跌理由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隨着歐元走強、美國經濟不如預期,新興亞股資金普遍流出,臺股卻在逆勢持續吸金,蟬連新興亞股吸金王,上週吸金14.36億美元居冠南韓股市則以資金淨流入0.547億美元居次;印度結束十週淨流入,上週資金小幅流出6.11億美元,印尼菲律賓泰國也紛紛失血。

對此,德盛安聯臺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認爲,儘管臺股來到相對高點,近期財報公佈也增添了不確定性,但全球資金動能仍然充沛,考量臺股是具備成熟市場特性的新興市場,因此仍受到資金簇擁,尤其是基本面佳、展望正向且具題材面的權值股,會是資金偏好的投資主軸

她進一步分析金融股將是具備市值大、評價吸引力與題材面的族羣,由於市場預期「滬臺通」可擴大市場交易規模證券族羣可望直接受惠;保險族羣則在今(2015)年下半年可能升息的題材支撐下,有利提升評價面。

此外,金融股去年至今年第一季的獲利不俗,未來若有利多政策出爐,可望維持獲利成長,推升金融股上漲。至於電子產業雖然第二季基本面相對較弱,但在Apple Watch、iPhone銷售的支撐下,蘋果供應鏈相關族羣仍可受惠,半導體、物聯網工業電腦後市也值得期待,蕭惠中建議投資人不妨在財報利空反映後,伺機分批佈局

臺新2000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則認爲,臺股此波萬點行情雖非基本面因素帶動,但行情仍可持續,推測5月臺股沒有大跌理由,資金從科技股轉往非科技股的趨勢也將延續,建議投資人可將目光轉移到高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現金股息利率及獲利穩定成長的傳產身上

「高ROE及高現金股息殖利率的股票將持續受到市場青睞。」他說,投資人在選擇高殖利率個股上,可把握兩大方向,一是挑選股息殖利率越高者,因其基本面佳,在震盪行情中就算無法賺取大幅價差,長期仍有豐厚股利,且下檔越有保護;二是觀察相關個股第二季表現能見度,若過去的營收狀況穩定、產業具前景,表示未來兼具成長性,也值得佈局。

沈建宏強調,第二季臺股雖不至於「五窮」,但是進入6、7月後,繳稅因素、科技新舊產品交替及半年報財報調整等因素都可能使臺股出現較大震盪,投資人屆時不妨把握時機拉回佈局,開始留意電子股及受惠於中國基本面行情的中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