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交易熱絡 今年前7月證交稅收創20年新高

▲在半導體生技醫藥成交金額明顯增漲、成交量暴增帶動下,證交稅收今年旺旺。(圖/實習記者方敬攝)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財政部今(27)日發佈統計通報,受惠於資本市場交易熱絡,證交稅7月實徵淨額176億元,爲2007年8月以來單月表現最優;累計前七月稅額達786億元,是去年全年的八成六外也是2001年、20年以來同期最佳。

財政部表示,集中市場每日股票的成交金額爲167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47億元,年增率62.8%。

半導體、生技醫藥成交金額 倍數增長

根據解析,由於我國半導體業製程技術方面具有世界領先地位,市場資金追捧,每日成交金額增1.1倍,電子零組件業則受到疫情帶動,網通伺服器設備等宅經濟需求涌現,產業鏈受到市場青睞,成交金額增74.5%,生技醫療新藥開發與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題材發酵下獲得市場注目,平均每日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3.6倍。

臺股證交稅收與臺股、主要產業美日成交金額情形。(圖/財政部提供)

國內投資人追捧 開戶數、交易人數大增

國際市場在年初受疫情衝擊波動劇烈,臺股也受波及外資累積匯入淨額自6月起稍有回升、賣超幅度也有縮減,惟前七月累計賣超仍達5729億元,主要因國際市況不佳,海外投資人大舉贖回基金,致外資賣股求現、以及因應全球股災美國降息,進行資產配置調節

相較外資,國內資金則持續正向操作,今年以來開戶人數顯著增加,國內投資人進場引領股市動能,截至7月累計開戶人數 1,096萬人,較1月增39萬人,增加幅度爲3.6%,有交易人數同呈上升趨勢,7月237萬人較近三年同月平均140萬人大增七成。財政部分析,應與現行低利率環境下,臺股的殖利率及基本面優勢吸引民衆投資有關

▼外資與國內投資人臺股交易情形。(圖/財政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