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搬出「臺商迴流用電量增」 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初審過了

環保署召開大潭電廠增建燃氣循環機組發電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第3次審查會。(圖/記者許展溢攝)

記者許展溢/ 臺北報導

環保署今(2日)召開大潭電廠增建燃氣復循環機組發電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第3次審查會。開發單位臺電說明,投資3.3億引進最新型技術改善排放濃度,且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估計未來臺商回臺用電量增,爲穩定供電,盼7號機展延,最後經環評委員討論通過送大會

根據今天台電報告指出,目前大潭電廠有6部燃氣復循環機組,1部燃氣單循環機組。臺電在2016年提出供電吃緊,希望能設置2臺裝置各30萬瓩的單循環機組,臺電表示,既有1~6機組,104年已完成#3機組低氮氧化物燃燒氣(LNB)改善。107~111年逐年安排機組執行空污改善工程

臺電總經理鍾炳利出席說明,臺電投資3.3億元,7號單循環機組引進最新型LNB技術,在今年底改善後其NOx排放濃度由25ppm降至8ppm,希望能申請展延至2022 年底,並承諾7號機展延最多就是到2022年底,未來不會再提。

臺電強調,由於天然氣爲較潔淨燃料,而大潭7號機爲既有燃氣機組,對環境衝擊相對較低,本次變更後,可有效維持供電穩定性,降低系統風險,並說該技術已符合大潭增建機組計劃環評承諾標準,後續再裝設選擇性觸媒轉化器(SCR),更進一步將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再由8ppm降至 5ppm以下。

桃園市政府認爲,固定污染源還是會增加,對空污有一定影響,希望臺電能更清楚說明。有環委指出,臺電目的就是要延展,但報告搞不太清楚在幹嘛邏輯也怪,可以接受沒有電,所以臺電必須這麼做,但還是建議報告可以忠實呈現到底發生什麼事。

不過今天會議討論大致順利,部分委員也肯定臺電報告,沒太多反對意見,加上臺電提到,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下,臺商未來回流後用電量增,爲穩定才提出展延。經2小時討論,最後決議通過,但臺電必須在11月30日前補充說明,包括具體提出7號機在研役期間的空污增量抵減措施,並說明7、8、9號機預定完成期程規劃等意見,再送環評大會做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