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領軍要做這件事 教育部司長:總算接地氣了

臺灣大學領軍虎尾科大、臺北城市科大、建國科大、南臺科大、高雄科大成立離岸風電人才培育國家隊,在雲林分部打造培訓基地,今天啓動。記者陳雅玲/攝影

國內離岸風電產業產值逾1.5兆元,相關政策推動及產業發展帶動數萬名人才需求,臺灣大學領軍虎尾科大、臺北城市科大、建國科大、南臺科大、高雄科大成立離岸風電人才培育國家隊,看中雲林縣是風電主要發展區域,在雲林分部打造培訓基地,培訓在地運維人才,教育部司長楊玉惠今出席啓動記者會,贊臺大「總算接地氣了」。

由臺灣大學領軍的離岸風電人才培育國家隊,今天在臺大雲林分部鋤禾館舉辦離岸風力發電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計劃啓動記者會,包含教育部司長楊玉惠、臺大校長陳文章、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立委蘇治芬、臺大工學院長江茂雄等人都出席啓動儀式。

楊玉惠表示,「臺大總算接地氣了」,以前臺大都是在學術界的天上飛來飛去,接地氣的產業較無法照顧到,現在透過國發會的經費,來扶植區域發展,希望藉臺大的龍頭能量來帶領大家,透過人才培訓基地建置,培訓產業需要的人才。

陳文章表示,陳文章校長表示,離岸風電人才培訓計劃由教育部資助,並由臺灣大學協助,結合虎尾科技大學、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建國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等五所科技大學,以及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臺灣建築研究院等法人單位,有效整合資源並建立產官學研跨領域交流平臺,共同推動離岸風電人才培育,要把雲林變成永續科技的重要基地。

風場營運長達20年甚至更久,產業蓬勃發展,衍生的就是人才缺口,臺大工學院長江茂雄表示,未來25年風場運帷非常需要人才,以往在臺灣沒有教材,現在從0開始人才培育,針對開發商、供應鏈、運帷人才做培訓,每所學校各有專長,臺大將進行整合,與產業實務結合,擴大培訓量能。

蘇治芬表示,離岸風場運轉維護,包含塔架、水下基礎、電力設施、海事工程、風機零組件等,更是在地化的重要環節,可預見離岸風電將帶來新興就業機會,帶動數萬名離岸風電人才需求。希望臺大和臺大工學院能以臺大雲林分部爲據點,開拓西部能源科技走廊,打造包括太陽能光電、離岸風電、潮汐發電、氫能、生質能、碳循環的海口新經濟。謝淑亞也指,產業興衰都是取決於人,相信風電人才培育,可讓產業如虎添翼。

臺灣大學領軍虎尾科大、臺北城市科大、建國科大、南臺科大、高雄科大成立離岸風電人才培育國家隊,在雲林分部打造培訓基地,今天啓動。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