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古書拍賣 林文月手稿兩岸搶標
林文月〈臺先生的肖像〉手稿爲今年「清風似友」古書拍賣會亮點。(掃葉工房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數位時代,紙本書益發稀缺,古籍、絕版書、書信、手稿更是成爲可供收藏的精品。12日起預展的「清風似友.臺北古書拍賣會」今年徵集件數達427年尤爲歷年之最,主辦方掃葉工房負責人傅月庵指出,近年古書、手稿拍賣受到關注,實爲戰後第一代藏書開始流向市場,也顯示對紙本書流通的危機感。
傅月庵指出,今年的拍品中,林文月一篇〈臺先生的肖像〉手稿,爲1990年臺靜農過世後,林文月追念昔時爲師生,爲臺先生素描作像的經過,「肖像不會隨人而去,在我們的心中,老師的學行典範與許多美好的回憶,也遠不會消失。哀傷之中,我忽又體悟到這一點令人安慰之事。」文章淡然自持,此篇手稿已引起兩岸藏家興趣準備搶標。另外白先勇〈現代文學回顧與前瞻〉、楊牧曾刊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散文〈歸航之一〉手稿,都倍受關注。
傅月庵指出,臺灣戰後第一代逐漸凋零,「這一代和前一代不同,是在太平中成長」也發展出收藏的愛好,然而再下一代更推崇的是理工思維,晚近更迎向數位時代,許多藏家的後人更希望將這些值得留下的藏品交付給有興趣的人。包括今年爲臺灣藏書票專家吳興文舉辦了專場,即是將其藏書票、書信、字畫等再於市場流通;高信疆過去邀請鄭問、蔡志忠、席慕蓉、奚淞設計開發製作的「造型象棋」也在此次拍賣之列。
今年的古書拍賣會同時首度舉辦絕版書市,傅月庵表示是「撿漏」的好機會,爲人收藏已久的珍本古籍固然可以透過拍賣流通,還有一些正在接受時間選擇的絕版書也應獲得「書市」的流通機會,讓紙本書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