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貼近普惠
運用AI最重要的是數據的累積,Lydia AI創辦人暨執行長李俊毅說,國內保險公司累積的數據不夠完善,原因就在於跟客戶的互動有限,「保險公司通常是發生保險事故了,要理賠了,纔會跟客戶有互動」。
至於國內銀行雖開始運用生態圈累積數據,卻多限於優惠券使用等,領域還不夠廣泛,李俊毅認爲,美國Discovery銀行健康生態圈做的不錯,可供國內參考。
Discovery銀行藉由APP蒐集累積客戶資訊,瞭解客戶喜好、需求,再運用這些數據做爲銀行銷售商品及策略等參考基礎,例如對健康良好的客戶可以銷售什麼樣的商品,或對健康有問題的客戶要推出何種產品等。
國泰投信投資研究總處研究分析經理楊俊禮也提到,國外運用AI做投資操作的案例。AIEQ ETF,就是透過IBM Watson的認知及大數據處理能力,做「選股」操作,投資標的都是用AI演算法決定,剛推出時曾造成轟動,投資績效正持續優化中。
AIEQ是從頭到尾「全自動化」的機器人理財,而國內機器人理財目前只停留在「半自動化」,從普惠金融角度來看,還不夠吸引缺乏投資經驗的年輕族羣。
保險公司方面,洽吧智能執行長林奕辰說,美國Lemonade(檸檬水),是一家成功運用AI技術的金融機構。保險可以像社區小朋友賣檸檬水一樣,平易近人,非常貼近普惠金融的概念。保戶在線上跟的AI機器人「Maya」對話,兩分鐘就可以買到保險;另一位AI機器人「Jim」,則負責理賠事宜,透過AI技術偵測可能的保險詐欺,同樣是幾分鐘就能完成理賠,讓理賠不再被刁難。
在金融科技快速發展下,也有可能對弱勢消費者帶來新型態剝削或傷害,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說,日本有些銀行會運用AI等新興科技,監控高齡者在網路銀行交易情況,來防止老人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