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從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槳——共事專家追憶彭士祿院士

新華社成都3月22日電(記者謝佼)3月22日,首批中國工程院士、有“核動力墾荒牛”之稱的彭士祿院士在京病逝。消息傳來,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內一片悲泣聲。

“他能從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槳!”82歲的熱功專家黃士鑑回憶起當年共事的歲月,對彭老十分推崇。

1958年中國核潛艇研製工程啓動,彭士祿受命主持核動力裝置論證、設計、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困難時期工程下馬,彭士祿利用自己在大學兼職教書條件,想方設法維持着不到50人的研究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突破了堆芯控制佈置方案的設計。

“那時候討論氛圍活躍,他帶的組員還當面頂過他,說老彭你這樣算不對,他說哪裡不對了?兩個人從頭又推算一遍。”黃士鑑說,“當時被封鎖,沒有資料圖紙設備,沒見過實物……全靠他提出方向,然後大家分頭計算。最初只有計算尺、算盤,加減法打算盤,乘除法靠計算尺。”

1970年8月30日在四川大山深處基地,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順利達到滿功率,發出了中國第一度核電!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核動力技術國家現場的黃士鑑知道,彭士祿此前已經連續五天五夜沒有閤眼。

49歲時,彭士祿在一次核潛艇調試工作中突發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之後他仍然不顧一切地撲在我國核動力事業上。在覈潛艇研製工程之後,他接着又擔綱我國首個核電站的籌備,做出了重大貢獻。84歲的設計專家張敬才說,彭士祿始終圍繞國家重大科研,以高度愛國心報國

生命最後時光,彭士祿完全無法進食,只能靠輸液維持生命。而他在和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幹部通話時,仍關心着核動力事業的進展

“我是屬牛的,許多朋友稱我爲老黃牛,我覺得我一生做的工作,雖滄海一滴,但就是要爲人民做貢獻,默默地自強不息地去耕耘、開荒、鋪路。”彭士祿生前曾在筆記中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