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慈祐宮媽祖分靈福建 升格當嬤登陸「探親」
福建仙霞媽祖廟去年8月底展開尋親之旅,確認是從臺北松山慈祐宮分靈出去,後來仙霞媽祖廟又分靈到福建9個廟宇,使得松山媽祖認親後,一下子升格當「阿嬤」,多了9個「孫子」。松山慈祐宮本週將以「祖廟」的身分到福建,進行4天的「探親」之旅,4尊媽祖神像也會隨行出巡。
▼松山慈祐宮慶祝媽祖聖誕。(圖/取自財團法人臺北市松山慈祐宮臉書)
松山慈祐宮董事長陳玉峰表示,早年出海靠媽祖保祐,媽祖信仰在臺灣盛行,各地的媽祖廟幾乎都是從大陸媽祖廟分靈而來。清雍正末年,一位名叫林守義的行腳僧,由湄洲恭請媽祖分靈來臺,並在1753年建立錫口媽祖宮(松山慈祐宮舊名),後來因錫口改爲松山才改名。
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往來臺北錫口和福建的商船越來越多,爲祈求航海平安,媽祖指示來臺做生意的大陸張姓商人,帶回寫着「錫口天上聖母」的「聖意牌」,並由廟方提供經費,讓他回到福建蓋廟供奉,於是又從錫口媽祖宮分靈到仙霞媽祖廟,是「媽祖從臺灣回傳福建」的首例。後來仙霞媽祖廟又再分靈到福建當地9個廟宇,松山媽祖便成了「阿嬤」,因當時兩地交通不便,沒留下文獻逐漸失去聯絡。
▼松山慈祐宮第一代開山祖師林守義牌位(左)和乾隆16年的「錫口天上聖母」聖意牌。(圖/取自財團法人臺北市松山慈祐宮)
仙霞媽祖廟方之前受大甲鎮瀾宮之邀,來臺參訪,意外看到慈祐宮廟前寫有「錫口」二字,開始追查廟內媽祖「身世」;陳玉峰說,第一次拜訪仙霞媽祖廟時,發現有副對聯和慈祐宮內的幾乎一樣,但是有個「世」字寫成了「安」,讓他對兩邊媽祖的「親戚關係」半信半疑,直到回到臺灣查證後,才發現是慈祐宮翻修時,錯把對聯的「安」字寫成「世」字,進而促成雙方「認親」。
陳玉峰說,10日起展開爲期4天的遶境之旅,將從仙遊楓亭鎮蘭友三媽宮開始,行經郊尾鎮萬安宮等16個媽祖信仰廟宇,共計有4尊媽祖神像出巡,受到福建莆田文峰宮的請求,其中一尊鬆六媽神像也將留下永駐文峰宮。臺灣將有1100多位信徒,分9梯次前往福建,爲當地信衆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