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環評週五若硬幹 環團嗆提告

基隆市議員陳冠羽(左起)、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及基隆在地民團代表等4日在行政院門口舉行「軟土深掘基隆市港,四接環評違法召開」記者會,呼籲經濟部、臺電、環保署與環評會,要求能源轉型落實民主、法治與環境初衷。(劉宗龍攝)

環保署將於本週五續審基隆外木山天然氣第四接收站環評,然而不開放更多民衆旁聽引來環評黑箱、主管機關護航闖關的爭議。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昨日表示,若最後的結果是成功闖關環評,將針對環保署的違法審查進行提告。

昨日環保團體與數名立委於行政院大門口召開記者會,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表示,今年5月25日的四接審查上就已明確提出四接3.0方案的填海造地位置與2.0方案毫無重疊,須重新進行範疇界定後再進行後續審查,現階段3.0方案根本不具備接受審查的資格,環保署勿從審查單位變成護航單位。

基隆永續發展實踐青年行動聯盟理事長陳映潔表示,此次環評僅接受5月25日登記發言的團體和民衆依序發言,但不開放更多人旁聽發言,環保署根本企圖從「黑箱」變成「半黑箱」來洗白限縮民衆參與權的舉動。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1個多月前就已經指出臺電送審的5000多頁資料問題百出,臺電除了隱匿「未來港內平均波高增加1倍」、「高風險航次比例過高」等不利資料外,竟還拿4年前的舊資料來矇混,企圖誤導環評委員,簡直「把基隆人當成塑膠」,如今環保署擺明護航臺電並強行排審,儼然從「環境保護署」變成「環境開發署」。

對於民團抗議協和更新計劃,臺電表示,預估2025年北東電網(基隆、新北汐止及臺北南港)的供需缺口恐達470萬瓩以上,若不盡快新建自主電源,就等於要過度仰賴外援,也增加長途輸電的能源耗損,協和更新計劃有其必要性,也是根本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