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臺方案加強保護管理 讓城鄉歷史文化資源“活”起來

日前,省委宣傳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聯合保護工作方案》,圍繞立法保護、資源普查、規劃管控、保護管理等方面工作制定措施,提升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的管理水平。

四川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廣泛分佈在城鄉。據統計,四川現有歷史文化街區103片、歷史建築2857個。如何扛穩抓牢歷史文化保護責任,讓這些城鄉歷史文化資源“活”起來?

加大保護,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5月,位於自貢貢井老街河街的南華宮將全面對外開放。南華宮是一家歷史悠久的鹽商會館,曾因保護不力出現一定程度的損毀或垮塌。2020年7月,自貢啓動對南華宮的修繕保護,目前文物主體修繕已完工。

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是城鄉文脈賡續的歷史縮影、發展寫照。讓沉睡的歷史文化資源“活”起來,保護是第一步。近年來,四川指導各地出臺地方性保護法規10餘部,對歷史文化街區等城鄉歷史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性保護。2012年以來,四川新公佈歷史文化街區62片;2023年開展專項行動,新認定歷史建築1092處。

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對待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一度出現“重用輕保、重旅輕文”“拆真建假、拆舊建新”等情況。針對這些問題,《方案》從推進立法保護、加強資源普查認定、加強規劃管控、加強保護管理、嚴格拆除管理、推動歷史文化展示、合理融入文旅開發、引導居民參與管護、加強巡查檢查、加強問責追責等10方面做出規定。

其中,引導居民參與管護是一大亮點。《方案》明確,四川將完善更新改造過程中公衆參與模式,在歷史文化街區內建築物或構築物更新改造前需充分聽取公衆意見,充分保障公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同時,制定鼓勵和扶持歷史文化資源的產權人、使用人、監管人開展保護利用相關舉措,通過政府主導、居民參與、逐步更新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和資金投入保護工作。以歷史建築資源豐富的成都爲例,青羊區此前就通過撬動社會資本,因地制宜打造精細化學制品廠舊址和廢棄廠房,吸引設計師、民間組織等共同參與。

傳承利用,打造文化產業運營新模式

今年以來,南充閬中古城華光樓歷史文化街區、自貢貢井老街河街等歷史文化街區,每逢節假日就開啓“人從衆”模式,成爲不少遊客來川旅遊目的地。激活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文化資源,《方案》從推動歷史文化展示和合理融入文旅開發角度進行了明確。

近兩年,四川安排專項資金3000餘萬元,支持自貢、雅安、廣元等地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活態傳承井鹽、茶馬、三國文化等歷史記憶。

着力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整體性保護、活態化更新、內涵式復興。《方案》指出,下一步,四川將通過實物展陳、數字呈現等方式,講好歷史文化、地名文化故事;通過微改造等方式,將歷史建築打造成博物館、文創中心、創意基地等;面向公衆提供基本信息、文化價值、修繕過程、近期活動等雲端資源。目前,眉山市正着手申請全國曆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致力於帶動街區人居環境改善和社區居業功能提升。

聚焦歷史文化街區文化特點和比較優勢,四川還將合理打造“文化+旅遊+人居+商業”文化產業運營新模式,支持文創企業入駐歷史文化街區,推動文創產業發展。(記者 張斌)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