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迴應民生熱點問題,信息量很大!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於3月9日下午舉行民生主題記者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就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住房、醫療疾控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一起關注——

教育部部長 懷進鵬: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拔尖人才也需要大國工匠

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牽引源頭創新的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務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工程技術人才和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既需要科學家,還需要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以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更需要一大批全面發展的、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教育階段,去年年底超過了60%,規模已經居世界第一。正處於人口紅利加速轉向人才紅利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要在不同學段中實現全過程的人才培養

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夯實基礎教育基點,通過在基礎教育中推進探究實踐的科學教育,把科技工作者、科學家請進校園,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養成良好的科學習慣,掌握科學的方法。同時,通過實踐的教育和培養,來更好激發中小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還要加強基礎教育階段與高等教育階段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構建學段銜接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培養體系。

同時,將發揮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將科技發展趨勢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來優化設置學科專業,更好地深化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和優化人才評價機制,不斷激發人才發展創新的潛質。

協同各方力量加大創新人才培養

將圍繞國家重點佈局,突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特別是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通過多方協作來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中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會加大對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學術生涯起步階段就開始長週期、高強度、穩定支持,允許試錯、寬容失敗,讓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闖無人區,產生重要的原創性、顛覆性成果。

將佈局區域技術創新中心,以科技成果轉化爲牽引,特別提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在實戰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

進一步優化學校佈局

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要適應人口變化和新型城鎮化進程,推動建立縣域基礎教育學齡人口變化監測和報告機制,更好更合理地優化城鄉兩頭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不斷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能力,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加強縣域普通高中的建設,着力擴大高中階段教育的資源,讓更多的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到“好學校”。

進一步增加優質學位

將進一步持續改善中西部地區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和辦學能力的提高,同時推進“四個一批”:高起點新建一批、優質學校擴招一批、集團化辦學提升一批、城鄉結對幫扶一批,促進新優質學校增長,提升薄弱學校辦學質量,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校際辦學質量的差距,努力使羣衆認可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進一步落實“五育並舉”

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把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優質教材建設作爲重要任務,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大力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和充足的課間活動,注重勞動習慣養成,採取務實管用的舉措着力解決小眼鏡、小胖墩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加快實現校內減負提質增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教師隊伍要擴優提質

會繼續加強“國培計劃”,加強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培訓,大力實施“國優計劃”,通過“雙一流”大學來加強中小學教師培養,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吸收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中。持續鞏固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引導教師成長爲有情懷、有水平、有溫度的好老師、大先生,用自己的行爲示範做好學生的引路人。要不斷厚植尊師重教的社會文化,讓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

進一步加強家校社協同

家庭是孩子們的第一所學校,社會是孩子成長的大學校、大熔爐,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育人的合力,孩子們才能擁有更好的成長環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王曉萍:

從五方面穩就業、惠民生、促發展

全力穩定就業崗位

今年,將延續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項貸款、就業和社保補貼等政策,更好釋放政策紅利。

全力拓寬就業渠道

將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等各類經營主體的支持,大力培育數字經濟、銀髮經濟、綠色經濟等就業新的增長點。

進一步加大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場地安排等扶持力度,釋放創業帶動就業潛力。

完善靈活就業服務保障措施,充分發揮6900多家零工市場供需對接作用,支持勞動者多渠道靈活就業。

全力提升就業技能

將深入推進“技能中國行動”,聚焦先進製造、現代服務、養老照護等重點領域需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全力優化就業服務

今年以來,“春風行動”累計舉辦招聘會3.2萬場;發出專車、專列、包機2.6萬輛(次),點對點輸送勞動者88萬人次。將繼續組織更多面向不同羣體、不同時段的招聘活動。推廣“大數據+鐵腳板”的服務模式,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

全力保障重點羣體

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79萬人,將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拓寬市場化渠道,穩定公共崗位規模,優化全週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紮實做好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羣體就業工作,加強對殘疾人等困難人員就業幫扶。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我國現在技能勞動者超過了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了6000萬人,適應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的數字型、創新型、複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鉗工、焊工、養老護理員等一線技工普遍短缺,人才培養需要更好適應市場變化和產業的需求。

服務產業發展

要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發展急需,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增強技能潛力和匹配度,促進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創新培養方式

就是要遵循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建立與行業企業的良性互動機制。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依託技工院校、職業院校,總結提升工學一體、校企雙制辦學模式,全面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形成技能發展生態鏈,緊密對接生產服務一線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暢通發展通道

就是要搭建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逐步改變技能人才發展的獨木橋、天花板困境,增強年輕人學技能、進工廠的意願。

推動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全面實施“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拓展技能人才成長空間。

擴大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領域,暢通技能人才多元化成長通道。

推動區域性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營造良好環境

就是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加大榮譽引領力度。組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競賽。今年,我國將參加在法國舉辦的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還將舉辦一系列全國性、行業性職業技能競賽活動。

社保卡將逐步實現“全國一卡通”

社會保障卡是政府民生服務的基礎性載體,目前全國98%的人都有社保卡,9.7億人還領用了電子社保卡。2023年電子社保卡全年服務151億人次。社保卡承載的服務,涵蓋了政務服務、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文化旅遊等民生領域。將聯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做實做細社保卡居民服務應用,推出更多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持續深化省級“一卡通”,大力推進區域“一卡通”,逐步實現全國“一卡通”,爲廣大人民羣衆提供更便捷更廣泛的社保卡服務。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倪虹:

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抓重點,解決問題

民生工程

打算今年再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建設一批完整的社區。

“裡子”工程

今年繼續加大城市的燃氣、供水、污水、供熱等老舊管網的改造力度,今年再改造10萬公里以上。

安全工程

一是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就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對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氣、供熱、橋樑、管廊等各類設施進行實時監測,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

二是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今年再啓動100個城市、1000個以上易澇積水點治理。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理念

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努力讓人民羣衆住上好房子。

機制

一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也就是說從要素資源科學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

二是完善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週期管理機制。這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在供給方面,要改革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在使用方面,要加快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等專項制度。

實施

一是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

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重構市場和保障關係的重大改革,重點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城市韌性的重大舉措,重點是平時用得着,關鍵時刻能用得上。城中村改造,是解決羣衆急難愁盼的民生工程,重點是要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改善居住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去年國務院先後出臺了三個文件,今年重點就是抓開工建設、抓質量安全,儘快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是下力氣建設好房子。將引導建築師精心設計好戶型,鼓勵企業研發好產品、好材料、好設備,也希望能夠多行業跨界協同,合力建造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讓羣衆能夠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穩市場,城市政府要用好調控自主權

房地產市場是以城市爲單元的市場,各城市供求關係有很大差別。強調要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城一策。現在已經充分賦予了城市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就要扛起責任,要根據人口情況、供需情況以及保障需求,編制好、實施好住房發展規劃,因城施策優化房地產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

防風險,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我們會同金融監管總局指導地方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按照“一項目一方案”提出項目“白名單”,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目前,全國31個省份已有312個城市建立了這個機制,上報的“白名單”項目達到了6000多個。在這些項目中,82.8%是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項目。截至2月底,商業銀行已經審批貸款超過2000億元。

在這裡,還需要強調的是,對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該破產的破產,該重組的重組。對於有損害羣衆利益行爲的,堅決依法查處,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 王賀勝:

改革完善疾控體系建設

監測預警更加靈敏

從健全制度機制、拓展監測渠道、規範評估預警、提升專業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建立健全智慧化多點觸發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拓展形成了哨點醫院監測、病毒變異監測、城市污水監測等10個子系統,強化了部門間信息通報和數據共享,爲提前預判疫情流行態勢,提早部署、有效應對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應急處置更加有效

已在全國建成了20支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不管哪個地方發生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都能第一時間派出國家隊支援。還將新建5支國家隊,並且在全國所有市、縣建設基層應急小分隊,進一步提高傳染病應對處置的能力和水平。

技術手段更加先進

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和信息技術,提升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平均報告時間從5天縮短到了4個小時。國家層面建立了72小時內快速鑑定300種病原體的技術體系,所有省級和90%的市級疾控中心都具備了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的能力。還建立了全國電話流調系統,啓用“95120”專用流調號碼,有效提升了流調工作的效率。

綜合監督更加有力

持續加強衛生健康綜合監督體系建設,提高基層執法信息化水平,推進實現智能化監管,不斷提升監督執法能力。開展了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制度試點,對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等與公衆健康息息相關的領域,持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