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一女做實驗滴到「化骨水」 腿不會痛卻慢慢在腐爛

▲做實驗被「化骨水」滴到,碩一女腿「不會痛」卻慢慢爛。(圖/臺北榮總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校園內研究人員及學生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時,常會接觸到有毒的化學物質,若沒有良好的防護措施,可能導致中毒意外的發生。一名就讀碩士班一年級的張同學,於實驗室清洗金屬機板時,不慎被俗稱「化骨水」的氫氟酸滴到左腳,雖然不會痛,但皮膚仍出現發紅、水泡及抽筋反應,若再晚一點就醫,化學藥劑恐穿皮見骨,整條腿壞死潰爛。

氫氟酸爲無色且具有刺激爲的中強酸液體,比鹽酸解離氫離子速度慢1000倍,但高濃度下仍會造成嚴重化學燒傷。

北榮臨牀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氫氟酸最主要的毒性來自於氟離子。氟離子最喜歡與「鈣」結合,液體滴到皮膚不僅會直直往骨裡鑽,還會造成低血鈣和低血鎂,接着會影響神經心臟血管兩系統,嚴重恐致死。

▲臺北榮總臨牀毒物與職業醫學科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王德皓醫師。(圖/記者嚴雲岑攝)

臺北榮總臨牀毒物與職業醫學科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王德皓醫師表示,氫氟酸最常用於大理石洗滌、半導體制造、除鏽劑光亮劑洗滌劑上,市售商品通常爲0.5%~70%的水溶液,工業級氫氟酸濃度可達90%以上。

王德皓說,皮膚接觸到濃度小於20%的氫氟酸,疼痛可能延至12至24小時纔會發生;而濃度在20%至50%者,紅腫及疼痛可能延遲至8小時纔會變得明顯;濃度大於50%者,會立即引起疼痛、皮膚泛白、紅腫,並在1至2小時內產生水泡、6至24小時後可能產生壞死及潰爛,最常受到傷害的部位手指

張同學在實驗室被濃度50%的氫氟酸滴到左腳後,隔了10分鐘才用清水沖洗,雖然足足衝了30分鐘,但仍在未感覺疼痛的情況下,出現皮膚髮紅、水泡、抽筋等症狀,因此趕緊至急診就醫,醫師在驗出血中游離鈣濃度正常,僅給予藥膏塗抹

臺灣每年都有2、30人因化骨水職災就醫。(圖/臺北榮總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提供)

2日後,張同學的水泡完全消失;4日後改至北榮職業醫學科就診,皮膚已結痂且有肉芽組織生成;8日後她的傷口已恢復正常,目前仍在門診持續追蹤。

氫氟酸在近20年來已累積500多名職災者,還有2至3人不幸往生。楊振昌提醒,使用氫氟酸的場所設置密閉設備或有充分通風設施作業時使用橡膠類或氟化彈性體材質手套防護衣、工作靴;眼部也要帶化學安全的護目鏡。若不慎暴露,應先去除污染衣物,並使用六氟靈或大量清水沖洗患部至少30分鐘,並在塗抹葡萄糖酸鈣軟膏後送醫,以免釀成憾事

第53屆金馬獎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