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下個世界工廠?陸媒:印度僅GDP總量大勝、越南有3優勢

越南(左)在產業結構、吸引外資能力勞動力素質都勝過印度(右)。(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國全球製造業第1大國,誰是下個世界工廠?印度雖然老是喊話要取代中國,但陸媒騰訊新聞》與《金十數據》指出,印度僅有GDP(國內生產總值)是輾壓式領先,越南在產業結構、FDI(外商直接投資)、勞動力素質都更勝一籌。但結論是目前2國製造業都是中國產業鏈自然外溢,還不到顛覆中國製造地位程度

報導指出,去年印度GDP是2.85兆美元,名列全球第5,越南約2600億美元,還不到印度1/10,可說不具備可比較性。不過印度人口約13.9億、越南約近9800萬,比例其實超過GDP差距比例,而且越南今年還能維持經濟成長,印度卻陷入史上首度萎縮,雙方差距可能會快速縮小。

印度GDP若依產業別分析,製造業比重長期停留15%左右,不但多數就業人口停留在第1產業,主要經濟也靠服務業,特別是通訊科技軟體外包服務,「製造業卻仍然是從0到0的狀態」,越南製造業佔GDP比重卻由個位數到去年16.48%,且越南同時是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會員國,製造業發展機遇更大。

其次,印度雖然2014年就喊出印度製造口號,並數次修改法令開放外資進入,但政策缺乏全面性穩定性,2016年逕行廢止500、100盧比面額紙鈔,隔年又推行獨立後最大規模稅制改革,尚不考慮可能一年多達上千或數千次的關稅調整決策的隨意程度足使外資警惕。反觀越南,對外資而言較不利因素只有工會活動過於發達和勢力龐大,但政策具有穩定性,特別是中國、韓國企業大量遷入,FDI從2000年開始逐步攀升。

最後,印度、越南都有人口紅利,但印度的人口紅利正逐漸轉成人炸彈,印度製造業、服務業潛在勞動力每年增加約1470萬,但每年平均被創造出的就業崗位只有650萬,還有人預測印度人口最高峰還沒到來,加上成人識字率仍不到8成,人口基數難以轉換成高效率的勞動力。越南則相當重視教育政府教育支出佔GDP的5.3%,比中國3.3%、印度3.1%都突出,據世界銀行統計,該國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達95%,也比印度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