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漠視外省族羣平等權

(圖/Microsoft Copilot AI生成)

臺灣社會有五大族羣,常見有人說臺灣是個族羣融合的社會,經過政治解嚴後的長期發展,早已構築出「新臺灣人」的族羣認同,不需要再提倡任何單一族羣有意識的自覺整合或文化復振,這個想法乍聽很正確,但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其一,如果徵諸於臺灣社會的現實發展,閩南族羣、客家族羣、原住民族羣甚至新住民族羣都獲得政府相當的重視,從中央政府到各縣市政府都會提供各種部門的經費資源來傳承其文化,裨益該族羣的文化獲得保存與振興,但這些舉措卻獨漏外省族羣文化。

其二,如果「新臺灣人」只是指某種按照人居住環境自然而然產生的地理認同,則生活在臺灣社會的人的確都會自稱是臺灣人,但如果該「新臺灣人」的稱謂有隱含着構築出「臺灣民族」的政治意識形態,則姑且不論臺灣社會的其他族羣同胞是否會認同,絕大多數外省族羣並不容易出現這種認同,因此,此一用語在使用時需要再經仔細檢視。

外省族羣對於中華民國向來有着比較濃郁的情感認同,因爲這一政治體制對於外省族羣有着巨大的歷史情感因緣,相較於閩南族羣更重視神靈信仰,客家族羣更重視祖先信仰,原住民族羣更重視祖靈信仰,新住民族羣更有母國信仰,外省族羣則更有着民國信仰,對外省人而言民國的歷史充滿着我們辛酸的家族故事。

何謂外省族羣?過去因尚有「臺灣省」這一概念,多數人會從「本省人」與「外省人」的二元對立來區隔出「我者」與「他者」的差異,但時至今日,這種說法已經不太精確了。

在長期族羣融合過程中,有相當多的人其父母雙親各屬不同族羣,因此血緣並不侷限於單一族羣,但根據前面的說法,族羣認同本來就不僅是種血緣認同,而是個人基於生命經驗產生的主觀認同,外省族羣本來就有着「雙鄉認同」,現在我們更應該鼓勵其發展「雙族認同」,而不見得只有根據父系角度產生單一認同,更不需要跟着母系角度來繼續隱藏自己的族羣認同,我們應該懷着開放的態度,讓不同族羣文化在一人身上都獲得尊重與傳承,共同交流來複振文化。

爲什麼需要這麼做呢?外省族羣從來就不被鼓勵說自己的母語,常被排擠成「非臺灣人」,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二元對立思維裡,往往只有加入到更大的族羣中才能被認同,但這就導致其族羣文化正在大幅流失,這種現象只有「雙族認同」才能解決其內在心理矛盾。

根據教育部實施的政策來檢視,當前臺灣國民中小學的本土語言課程,常只把閩南語教學說成「臺語教學」,外省族羣的母語卻始終不被列入母語教學的一環,該政策應該可謂昭然若揭:只有外省族羣的孩子都會講這種「臺語」,變成「新臺灣人」,徹底落實「本土化」,臺灣的族羣融合纔算告一段落。

臺灣的族羣意識不能建立在任一族羣對其他族羣的壓制上,而是每個族羣都有平等生活於臺灣社會的權利,接納彼此的母語都能被傳承與傳播,這纔是具有包容胸懷的族羣融合。

當前族羣議題的認知會變得如此狹隘,首先來自外省人的族羣意識淡漠,這點我們難辭其咎,只有深刻反思,開始敦促政府制訂包括外省族羣在內的族羣平等法,才能面對並最終解決問題。(作者爲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