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走入丟棄之物構成的世界 見證消費神話的陰暗面

首先,在借到款之後不久,維塔貝就帶她的女兒芭比塔過來。幾星期後,我在她矮小的身軀後面,看見海德.阿里.謝赫瘦削的肩膀和深邃的眼睛,他們走過我用車庫改造而成的狹長等候區。她帶來海德.阿里、莫哈蘭姆.阿里.西迪基,及住在附近的阿夫塔布.阿蘭,他們形成一個小組,與她的兒子納吉許一起承擔借款。(示意圖/shutterstock)

二○一三年四月一個溫暖的午後,維塔貝.坎伯勒初次來到我的辦公室。她在城市邊緣的垃圾山上工作,需要向基金會貸款,這基金會是我和父親於二○一○年設立,提供小額低利貸款,協助市內最貧窮的居民發展事業。在此之前我當了將近十年的記者,我想做的不僅是撰寫文章報導印度日益成長的經濟,還有不斷擴大的貧民窟與垃圾的陰影。人們消費,甚至爲了添購新玩意、度假旅行、舉行婚禮而借貸,因而刺激了印度的經濟成長,但我也曾撰文報導過銀行的電話行銷專員聯絡到貧民窟的人時往往會掛斷電話。

我們將辦公室設在孟買市錫永區一條住宅巷弄的盡頭,巷子裡有許多漫無止境、晾不幹的曬衣繩。起初,唯一的聲響只有火車駛經後面鐵軌的聲音,但是隨着我們業務的消息傳開,城裡的魚販、水果販、街頭食物小販、午餐店老闆、鞋匠、裁縫擠滿了辦公室,淹沒了火車的聲音。我認識了用大蒜交換家庭垃圾再轉賣的小販,還有製造城裡的鞋子、衣服、玩具的商人後,我慢慢有了新的想法。我看見了一座與我居住多年的城市截然不同的地方。我問他們如何從往往好幾種、收入微薄的生意中獲利,只引來茫然的目光,他們並不確定。

但是我透過基金會認識的人之中,幾乎沒有一個人像維塔貝在那個夏日午後那樣地令我着迷。她蜷縮着身子挨近我坐的薄牀墊,露出滿是褪色傷疤的手腳,這些疤痕勾勒出她在日漸增加的垃圾上度過將近四十年的記憶。她的髮色在垃圾山上逐漸變淡,我看見那雙銀邊眼睛裡躍着追逐被遺忘的寶物的激動。她大膽無畏的幹勁,以及她在逐漸擴展的山區度日的回憶,點亮了我令人倦怠的午後。

我擔心她要如何用她那奇特的生意來償還借款。「如果你只能賣雙手收集到的東西,那我們的貸款要如何幫助你發展?」我用馬拉地語(Marathi)問她。「Kachra kadhi kami honar ka?」維塔貝迅速反駁。垃圾會減少嗎?她說,她在孟買飛快成長的產業工作,並表示願意帶我去看他們開採的無窮無盡的山丘。她自己無法收集到的東西,她會利用貸款向別人買來再轉售給垃圾商。她迅速將我引進迪歐納鎮區的世界,在她到來前我對此地幾乎一無所知,但是很快就會上了癮。

首先,在借到款之後不久,維塔貝就帶她的女兒芭比塔過來。幾星期後,我在她矮小的身軀後面,看見海德.阿里.謝赫瘦削的肩膀和深邃的眼睛,他們走過我用車庫改造而成的狹長等候區。她帶來海德.阿里、莫哈蘭姆.阿里.西迪基,及住在附近的阿夫塔布.阿蘭,他們形成一個小組,與她的兒子納吉許一起承擔借款。倘若他們其中一人無法按周分期付款,將由其他人償還。

與維塔貝和她家人不同,海德.阿里說他並不想繼續做垃圾生意。他往後靠,把手放在淡黃綠的地墊上,幾乎沒注意到地毯壓在他發紅手掌上的條紋,他告訴我他進入垃圾山陰影的歷程,和他想要走出陰影的夢想。他想用這筆錢開一家刺繡工坊,他年輕時待過的那種。他會從他的村子裡找來繡工,製作新娘服裝到城裡賣,賺取佣金。他希望這麼做能讓他離開垃圾山,逐漸增加他家的財富。

我跟着維塔貝、納吉許、海德.阿里,和其他人回去垃圾山,看他們奇特的生意是否會讓我們收不回借款。不過我也是去見識這個奇特的地方,我雖然聽說過,但是和大多數孟買人一樣從未見過。我發現了一處廣闊的垃圾鎮區,顯而易見地正在無形地擴大,這些山超過一百二十英呎高,一邊是阿拉伯海,另一邊則是一連串的定居點。

這開始了我與迪歐納山及其居民長達八年多的糾葛。我目睹了四個家庭的生活與事業在垃圾山的陰影下展開。最重要的是,我看着海德.阿里十幾歲的女兒法札娜.謝赫成長,她的生活似乎與垃圾山一樣令人難以相信;我也目睹那些山隨着城裡閃爍、消逝的慾望陡然上升。這本書描寫的是法札娜的故事,也是她家人、鄰居的故事,我很感謝他們允許我寫出來。

我漸漸像拾荒者那樣看待這些山:帶來城市的二手運氣,將褪色的財富存放在鎮區棘手的山路上。我參加過數百小時打算控制城市垃圾的庭審,每次都心想這些山將要搬移了。我收集檔案文件以澄清從拾荒者那裡聽到的謠傳。「Kachra train ni yaycha.」早先我在山區行走時,有一次維塔貝告訴我。垃圾以前是火車載來的。這說法感覺很不真實,如同在這些難走山坡上的許多傳說與生活方式一樣。專門載運垃圾的火車?然而,這是真的:幾年後,我自己在牛津大學著名的波德利圖書館發現了,我在殖民時期的記載中讀到邦貝的垃圾以前確實是由專車載送到迪歐納。

(本文摘自《家住垃圾山:孟買拾荒者的愛與失去》/木馬文化)

【內容簡介】

迪歐納山佔地一百三十公頃、十八層樓高,是印度全國規模最大的垃圾山,矗立在孟買郊區已經一百二十個年頭。

最年長的拾荒者還記得這裡曾經平坦的樣子。終年不止的垃圾車隊滋養羣山,也吸引了懷抱「孟買夢」的人前來。他們搭起搖搖欲墜的家,在惡劣的環境工作,希望從此發家致富。幾十年過去了,有人一夕發財轉瞬樓塌,有人加入幫派鋌而走險,還有人深信自己被山區鬼魂糾纏、不得超脫;垃圾山的陰影長存每個人心中,沒有人能真正離開。在他們搖晃不穩、一無所得的人生中,只有愛是唯一恆定不變的,也是他們僅所擁有的。

二○一六年的一場大火,讓孟買市府注意到這個長年隱藏起來的世界,因而採取嚴厲的控制措施。山的財富銳減,並衝擊拾荒者的家園與生活……

作者索米雅‧羅伊以八年時間走入迪歐納鎮區,如實記錄四個家庭在垃圾山下展開的生活與事業,並爬梳這項人工奇觀的進程,從英國殖民者建立此地的歷史,到市政當局對其公安與公害問題徒勞無功的嘗試。索米雅於書中隱身在一旁,以帶領讀者走入這個拾荒者從丟棄的物品創建的家園與生活。本書所描寫的,是迪歐納垃圾鎮區及隱身於山影下的人生,也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正發生的故事。

【作者簡介】

索米雅.羅伊 Saumya Roy

索米雅‧羅伊是一位主要在孟買發展的社會企業家及新聞記者。二〇一〇年,她與朋友共同創立了非營利的範達納基金會,提供微型貸款給馬哈拉什特拉邦地區的創業者。而後,她開始借錢給迪歐納的拾荒者,發現了他們的秘密世界和勇敢的生活方式,於是留下來記錄他們的生活。她曾爲《富比士印度》、《Mint》金融日報、《Outlook》雜誌、wsj.com、thewire.in等撰稿。寫作《家住垃圾山》期間,索米雅獲得了洛克菲勒基金會貝拉吉歐中心、藍山中心、凱利全球公益協會、上巖之家、多拉瑪爾之家的獎助金。

【譯者簡介】

黃意然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碩士。入翻譯一行轉眼十餘年,譯作雖然稱不上等身,但也逐步逼近體重。近期譯作有:《親愛的不完美人生》、《十八種微型死亡》、《搖擺時代》、《爲失竊少女祈禱》等。

《家住垃圾山:孟買拾荒者的愛與失去》/木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