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第一爆”,爲什麼是它?

作者| Mia

就在本週五,春節檔後的第一部10億+電影誕生了。

貓眼專業版顯示,《默殺》上映18天,目前暫列2024年暑期檔票房亞軍、內地犯罪片懸疑片票房冠軍,預測其最終票房落點將在15億左右,成爲扛起暑期檔上半程(6月1日-7月15日)票房的“生力軍”。

在《默殺》《抓娃娃》等大片共同帶動下,暑期檔持續升溫,繼2024年5月3日後,時隔70天,2024年7月13日,大盤單日票房再度突破3億元,爲行業注入一針振奮人心的強心針。《默殺》憑何成爲“暑期檔第一爆”?我們將逐一覆盤。

打響暑期檔第一槍,爲什麼是《默殺》?

在迎來“刷新票房歷史紀錄”的元旦檔、春節檔、清明檔之後,電影市場曾有一段時間陷入低迷。據貓眼專業版顯示,上半年總票房239.02億,同比減少23.28億,總人次5.5億,同比去年減少5300萬人次。今年6月以22.3億票房落下帷幕,成上半年最低,也是除疫情外近十年最低6月票房成績。

而6月作爲開啓暑期檔的“首月”開局不利,也難免讓從業者陷入擔憂。不難看出,暑期檔上半程落後的根本原因,在於10億+爆款的缺失,觀衆觀影頻次和上座率下降,急需有內容吸引力的爆款帶熱大盤,提升影迷觀影熱情,使其重返影院。

在娛樂碎片化、觀衆閾值提高、注意力分散的當下,電影的“強吸引力”和“社交話題屬性”顯得尤爲重要。如何“爭奪”觀衆兩個小時的注意力?答案仍然是“內容爲王”。

從上映之日起,連續10天拿下票房日冠、觀影人次日冠、上座率日冠、預售日冠“大滿貫”,將“消失的觀衆”重新拽回影院,《默殺》做到了。

具體來看,從上映首日到上個週五,《默殺》持續爲單日票房貢獻50%-60%以上產出,將工作日單日票房從3000萬+水平直接拉高到9000萬+、1億+水平。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7月6日20時,《默殺》單日票房破億,繼2024年5月1日後,時隔66天電影單日票房再破億。在爆款帶動下,觀影氛圍逐漸熱烈起來,爲所有同檔期影片帶來了利好,行業信心也得到逐漸恢復。

另外,從用戶畫像來看,該片二線城市觀衆佔比達31.6%,四線城市觀衆佔比達42.1%,證明影片不僅激活了高線城市,更激活了低線城市,從而有效提升潛力市場的觀影頻次。

爲什麼是《默殺》成爲暑期檔“第一匹黑馬”?其原因可歸結爲,與觀衆需求的高度契合匹配。

貓眼研究院《2023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顯示,近年來國產懸疑片爆款頻出。另有行業統計報告指出,懸疑犯罪類題材在雙人觀影中的佔比僅次於愛情片,有着良好的社交屬性。犯罪類型吸引男性、懸疑類型傾向年輕女性,懸疑犯罪類型更具市場活力,熱門影片在當天購票佔比屢屢高於大盤,受到更多路人觀衆的青睞。

觀衆喜愛懸疑,需要懸疑,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懸疑是觀衆的“最愛”?如果說 “普通觀衆”對商業片觀影需求的關鍵是高娛樂性,具體到犯罪懸疑類型上,娛樂性則由“非日常”視覺奇觀所帶來的感官刺激、強話題所帶來的沉浸式代入感與情緒共振、強反轉所帶來的燒腦感等幾個部分共同組成,在這些層面得分幾何,也成爲能否撬動觀衆的關鍵。

從《默殺》在各個平臺的好評來看,強話題、反轉、真實、快節奏等正是其自來水高頻關鍵詞。

膠水十字架、高處拋屍等生猛的犯罪場面,製造出近年來院線難得一見的視覺衝擊奇觀;影片直擊人性暗面,直面校園霸凌、家暴、虐待兒童、性侵、跟蹤偷拍等等社會話題,不同年齡、性別觀衆都能在裡面看到自己關注的社會問題,自發討論持續引爆話題熱度;不同視角的多層次反轉、幾乎“全員惡人”的設置,在炎炎夏日帶給觀衆需要的“驚悚”冰爽刺激感和反覆回味,紮實做好商業類型片的“本職工作”,“入股不虧”。

在大V中心化營銷日漸失效的當下,大衆基於內容本身、“口口相傳”的真實口碑必然是一部影片熱度發酵的根本要素。

凌厲的“柯式電影”:從視聽美學到社會議題價值

作爲導演柯汶利的長片“處女作”、研究生畢業作品,《默殺》原版曾入圍多個電影節並獲得不俗口碑。後原版上映出現問題,柯汶利希望這個故事能被更多人看到 ,於是進行了貼合內地的、全方位升級式的自我翻拍。

電影既有商業屬性,同時也有藝術屬性。基於對犯罪懸疑片的深刻理解,《默殺》有着一個高度類型化、頗爲紮實的劇本,將話題性和情緒推向極致,非線性的敘事結構,也極大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

上下文大量細節伏筆用心串聯,保證了全片的邏輯性,例如惡女四人組的名字,高靜書、鍾曉晴、安琪、黃雯凌,正好組成了“高中欺凌”,或是小彤一直穿着長袖掩蓋被打的傷痕,這些都在後面有所呼應。

從《誤殺》到《默殺》,柯汶利凌厲的個人影像風格、視聽美學,越來越具有辨識度,相比傳統懸疑片“更狠更扎心”。例如全片貫穿始終的灰暗色調,強烈的光影對比,烘托出沉重暗黑的情緒;

從來沒有停過的雨,增強了熱帶罪惡隱秘的末世氣氛,雨水一次次見證着死亡,禮堂屋頂漏水暗指惠君的墜樓死亡,李涵家屋頂漏水暗指屋頂繼父的屍體,越到尾聲越是放晴,最後小彤在車上一幕已是陽光明媚,象徵着罪惡後的新生,與《誤殺》的“先晴後雨”剛好相反;

林在福在惠君死後絕望地在校門口發傳單、與鍾母在鍾曉晴失蹤後焦急發傳單,兩組鏡頭構圖高度相似,後者從對他人的冷漠到自己大禍臨頭而痛苦的轉變,諷刺效果拉滿。

同時,柯汶利使用了大量寓意深刻的隱喻符號,爲影迷提供了更多“解密”的樂趣,也增加了多層次的內容意蘊和深度,如惠君被霸凌時戴上的玫瑰荊棘花冠、小彤被膠水粘成十字架狀,不難讓人聯想到“爲世人流血贖罪的聖徒”;白鴿意味着愛與純潔,自由與希望,引發一次次劇情關鍵轉折,小彤看到的幻象中將“房間裡的大象”換成了鴿子,以超現實奇幻色彩暗示着案件真相就在眼前;林在福惠君父女兩人的船,是屬於他們的家,是大雨中的歸宿和重生的“諾亞方舟”。白鴿、千紙鶴等諸多割裂反差的美好意象對比出罪惡的殘酷。

學院派的DOUDOU擔任電影配樂,前半段中低頻的配樂加劇了不安,爲《默殺》創作的主題曲《可你聽見了》在結尾將“罪與罰”、救贖的宿命感推向極致,人聲效果宛如“詠歎”,鋼琴、鼓點、電吉他以及大量的採樣,增添了史詩感。“天上的沉默,地上的罪惡,哪一個可以寬恕我”傳唱度頗高,許多粉絲表示“聽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如果說上述導演敘事手法、視聽語言賦予影片以血肉,而演員表演則爲其賦予了靈魂。整部默殺,“一眼望去全是實力派”,他們各自從沉默到爆發、乃至最後的“謝幕”留下了一幕幕高光時刻,林在福(王傳君飾)背對天空的面部特寫鏡頭,與李涵(張鈞甯飾)的木屋殊死搏鬥,極富震撼感和情感張力。王聖迪不說話全靠眼神演戲,邪魅一笑驚豔全網。李涵與小彤愛恨交織的母女情感線,林在福與惠君全心守護的父女情感線,細膩表演引發影迷代入共振。

配角塑造方面,從惡女四人組到徐媽、雜貨店老闆、鍾曉晴媽媽,都讓人過目難忘,蔡明更是承包笑點,短短几分鐘黑色喜劇效果拉滿,冷漠、熱衷於偷窺隱私、嚼舌根的小市民形象呼之欲出,全員出色演技在網上廣受好評。

將視線投向影片外,《默殺》有着更深遠的立意:“沉默可以殺人”,片中的一衆冷漠旁觀者是殺人者的幫兇。在影片上映之前,一則校園霸凌致死新聞點燃了全網的憤怒。柯汶利在談及創作背景時,曾分享靈感來自一則“沉默成爲幫兇”的社會新聞。

“今日我若冷眼旁觀,他日禍臨己身,則無人爲我搖旗吶喊。”作爲一部反校園霸凌題材,影片高度關聯社會話題,具有現實教育意義和長期社會價值,許多用戶評論足以佐證:影片讓更多人關注弱勢羣體,激發了公衆正義感。

宣發的韌性和後勁

好內容和好立意,是第一步,精準宣發的配合,則是第二步。6月21日,《默殺》官宣定檔7月4日,映前宣發週期僅有兩週,任務重,時間緊。

隨後影片宣佈提檔至7月3日,事實證明了《默殺》提檔策略的正確性,提前到週中,爲影片帶來了更充分的口碑發酵、觀衆觸達空間。

在緊湊的宣發週期內,考慮到影片具有極爲豐富的內容元素、 “營銷話題抓手”,貓眼宣發主打高傳播效率高轉化率的有效動作,分階段放大其社會話題性、奇觀場面與懸疑性。定檔用社會議題引爆熱度,映前用犯罪尺度吸引更多觀衆入場,映後進行懸疑細節拆解、引發社交裂變傳播、延續長尾討論。

如最早發佈的一則定檔預告、片方早期發佈的幾組海報、劇照均採用“膠帶”封嘴設計,一抹觸目驚心的紅色來自片中“膠水封嘴“的驚悚場面,也點題了“全員沉默”的主題。“建議未成年觀衆謹慎選擇”的字樣體現出社會責任感,也點燃了觀衆好奇心。

考慮到類型特徵需要保密懸念,影片前期較爲低調,宣發物料釋出較少,文案直言“海報再多就劇透”,在上映後,物料分階段密集釋出,深挖演員演技與電影細節,多維度討論持續點燃社交熱度,帶動影迷主動參與造梗、深度解析,“網友八倍鏡覆盤《默殺》”話題下,有博主分析了影片的44個細節。

宣發後置更考驗團隊及時洞察跟進熱點,調整節奏的能力。片中李涵掛在嘴邊的“我老公種的金桔”,令“金桔”成爲全片率先出圈的地獄笑話梗之一,被剪成了爆款物料,“看完默殺無法直視金桔”的話題登上抖音熱搜 ,網友紛紛圍繞着金桔梗展開二創討論。

官抖的幾條170萬+贊爆款視頻中,率先發布的“默殺張鈞甯看到霸凌崩潰”在映前聚焦校園霸凌這一社會熱點,上映後發佈的“王傳君見到女兒遺物渾身顫抖”突出親情的好哭與演員演技。上映當天發佈了電影推廣曲——張韶涵演唱的《暮色迴響》,強力推動親子情感討論。

次周根據輿情熱點,密集發佈《可你聽見了》MV、“小彤與四人組擦肩而過笑容”視頻,聯合平臺發起的模仿小彤最後一笑MVP挑戰高燃出圈,“MVP結算畫面”目前累計觀看人數已經超過7760.2w。

從上映首日票房3000萬、貓眼4.79億預測總票房,到單日票房、預測票房落點翻了好幾番,首周逆跌、零跌,節節攀升的話題熱度,推動《默殺》走出漂亮的票房逆襲長線,無論是內容勢能,還是宣發策略,都具有強勁的韌性和後勁。

綜上,作爲成功的商業片案例,《默殺》帶給行業的啓示已然呼之欲出:正是“好內容+好宣發”的精準高效,成就了“暑期檔第一爆”。無論從影片本身完成度,還是從宣發效率、市場價值來看,這都是一次高效的“突擊戰”。而電影市場的爆發,也同樣離不開“更多的《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