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人文】陳姵穎/看不見的文字,看得見的記憶
王威智《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迴應》。(圖/蔚藍文化提供)
推薦書:王威智《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迴應》(蔚藍文化出版)
今日宜嫁娶,明日忌入宅,大寒當進補……即便飲食與生活習慣大幅西化,重要時日或節氣,華人仍習於參考農民曆中的記載行事;而「時間觀」與漢人並不盡相同的原住民各族,同樣依循四季遞嬗、植物榮枯、月亮盈虧等變化發展出自己的作息與祭儀,並以神話傳說、歌謠、諺語等口傳方式,敘說流傳至今。
儘管在布農族與阿美族的傳說中都曾有「字沉入水」而遺失了文字故事,在一般人的印象裡,長久以來原住民是沒有自身文字的羣族(如今已發展出「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然而各地的布農部落中不時可見某些與祭儀有關的圖騰,這些圖騰/符號是否可被視爲文字,又是從何而來、牽涉了哪些罕爲人知的過往?以雙足橫越無數山嶺、耕耘花蓮在地書寫多年的作家王威智,便透過《看不見的文字:時代挑戰與一名布農祭司的迴應》一書,引領讀者認識「布農文字」iși-lu-lusɁan(祭事歷),以及十九世紀末期,丹大溪畔的一位布農祭司直面外力入侵及異族統治的憂思與行動。
曾經近乎埋藏在歷史煙塵之中的祭事歷創造者,是Qanituan社(加年端社)的布農祭司Laung Mangdavan。1887年,大清帝國開通了橫貫中央山脈、今日人稱關門古道的「集集水尾道」,睿智的Laung Mangdavan必然敏銳感知到日後動盪時代的來臨,遂持刀刻向木板,「試着將無形的口述『凝固』成有形的符號,力抗傳統祭儀或祭儀的傳統步向廢弛之境」。
經歷多個政權統治的臺灣,談及歷史時,一向牽涉到記憶的爭奪,隨着政權與話語權的轉移,讓我們難以窺見諸多過往事件的真實樣貌;以漢人爲主體的社會文化,長年來更稀釋了原住民各族的歷史記憶,於是若欲尋回那些失落環節,往往得耗費極大的心力進行田野調查、查閱文獻、比對與考證。
透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報刊、風俗志、官方文獻及典藏於博物館的文物,王威智不只試圖拼湊祭事歷背後的謎團,更以感性的類小說筆法,娓娓勾勒出時代巨輪輾壓下促發祭事歷的誕生,又如何從理應唯有祭司及其傳人才握有的手中現世、彼時布農族人面臨「集團移住」強制遷離舊部落的哀傷(不僅是布農,泰雅、賽德克、太魯閣、排灣與魯凱,亦承受着這段歷史傷痕與族羣的記憶斷裂),以及爲祭事歷所驚豔而不斷追索的日本官吏、學者,如橫尾廣府、馬淵東一等人的狂熱。同時援引諸多布農神話、信仰及祭儀典故,在諸多人地物名刻意採用族語拼音這樣「原漢夾雜」的書寫,或許爲慣常閱讀「國語」書籍的讀者帶來細微的障礙,卻也令我們稍微跨出「漢人」的本位視角,朝更真實地瞭解另一族羣邁向一小步。
而當這座島嶼上更多的族羣歷史記憶被一一尋回併爲衆人所熟知,或許纔是轉型正義真切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