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天地生"不足的大學不是好大學,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呼籲強化基礎科學研究

現代快報訊(記者 安瑩 鹿偉 文/攝)怎樣才能培養出大師級科學家,如何拿出更多的“硬科技”成果?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表示,“數理化天地生”不足的大學不是好大學,科研不能“虛胖”,要有肌肉和力量。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他表示,“數理化天地生”等基礎科學建設亟待強化,同時加快佈局大型科學裝置、大科學工程等國家戰略科技。

△王貽芳

科研不能“虛胖”,要有肌肉和力量

在“十三五”期間,王貽芳所在的高能物理所完成了散裂中子源、慧眼衛星等重大科學裝置建設。在“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列出的22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高能所也承擔了其中的兩項任務。除此之外,王貽芳的團隊還在開展江門中微子實驗建設、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預研等重大任務。

在任務重大、光榮而艱鉅的同時,王貽芳也清醒地看到,我國科技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從整體上看,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差距,特別是在成果的質量和國際影響方面。眺望遠景,到2035年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對科技的需求只會更加強烈。

“科研不能‘虛胖’,要有肌肉和力量。”王貽芳建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都提出要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在“十四五”期間將基礎研究投入佔研發經費的比例提高到8%。“但作爲五年發展目標是不是還可以再高一點?建議2025年達到9%,2030年達到15%,通過每年提高,我國可以用10年的時間對基礎科學的投入佔比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準。”

提前20年佈局,未來科學家纔能有“武器”

大型科學裝置體現着一個國家的科技自信與科技實力。王貽芳認爲,科學研究的設備只會規模越來越大,能力越來越強。誰走得早、走得快,誰就會領先。

“大科學裝置需要長期準備,通常是10年準備、10年建設。”王貽芳算了一筆時間賬,比如,某地正在建一個大型天文館。“但我們能不能在讓孩子們熱愛天文學習天文的同時,給天文學家建個天文望遠鏡?這樣20年後,新一代科學家們手中能夠有‘武器’。”

他認爲,我國對大型科學裝置的投入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建議“十四五”期間啓動未來發展規劃研究,要成爲科技大國的旗艦與標誌,也要有中國引以爲豪、使各國人民心嚮往之的科學中心、科學大家和科學成就。

抓好基礎科學,纔有望誕生大師級科學家

未來我國如何纔能有更多的基礎科學“硬科技”成果?王貽芳表示:“沒有好的基礎科學研究,無法誕生大師級科學家,短板會永遠存在。”

王貽芳說,如今有些科研人員耐不住“冷板凳”,在基礎研究方面更願意做“短平快”、容易出彩的項目,而不是那些需要長期、攻堅克難的研究。“除了經費投入不足之外,科研體制要做一些改革,在維持現有項目競爭體制不變的情況下,還應增加10%的基礎科學研究經費用於穩定支持。”王貽芳認爲,“數理化天地生”不足的大學就不是好大學,應該抓好基礎科學研究,增加對人才的投入,穩定現有人才,招聘新人才。同時,積極爭取國家項目,特別是大科學裝置的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