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娘》恐怖氛圍道出古代女性悲歡

守娘》揉合府城三大奇案,以寡婦陳守孃的故事改編。(蓋亞文化提供)

《守娘》作者小峱峱。(王寶兒攝)

不肯獻身於官員的寡婦,遭小姑婆婆聯手殺害致死,化爲厲鬼跨海報仇。這起與林投姐、呂祖廟並稱爲「府城三大奇案」的陳守娘一案,在後世傳說不斷,鄉野奇談也不少,甚至在PTT上被網友封了「臺灣最強女鬼」的稱號漫畫家小峱峱揉合了府城三大奇案情節,推出《守娘》,以觀念恰似現代人的大小姐,領着讀者從書中情節體驗到百餘年前的女性悲歡。

本名爲林奕君的小峱峱,畢業臺藝美術系。她表示,自己從大學時代便開始關注女性議題,在《守娘》中,除了還原臺灣在清末年代的氛圍外,也讀了不少女性在當時的相關資料,「當時盛行裹小腳,裹腳方式又分很多種,有個傳說是會用針把腳刺爛,讓它比較好裹。種種以前的紀錄,都會讓我看了而慶幸自己生在現代。」

《守娘》的故事背景爲西元1880年至1885年左右的臺灣,以一位不纏足,且讀書識字千金大小姐杜潔娘主角,在女大當嫁的傳統社會中,一面承受催婚壓力,一面懷着自食其力夢想。並遇見疑爲陳守孃的神秘仙姑,在其身邊歷經連串弔詭離奇的際遇

藉由故事情節,可見多種現代看來離奇、古代卻稀鬆平常的習俗。如爲了生男嬰,衍生出「轉女男符」、「栽花換鬥」、吃豬肝「換肚」的習俗,甚至會將出生的女嬰溺斃,不願撫養。隨着故事的氛圍越發詭譎,小峱峱也運用了許多剪紙圖樣,以面容簡易空洞人偶,塑造重重的恐怖氣氛

小峱峱表示,傳統觀念總是認爲「女人婚後應當持家」,而端倪歷史,便可知道觀念的生成原因,「當時的政府希望人力最大化,你要以國家優先,努力生孩子教育他們,讓他們能夠出社會增進國家利益,這就是榨取人力最大化的展現,當你知道這些時代背景,你就能理解一些刻板觀念的生成,進而去討論,增進性別平權可能。」

小峱峱也強調,《守娘》的情節,讓人看到過去的女性所遭受的不平對待,是如何影響後世觀念,但並不能拿現代與其相提並論,「我不希望有人看了,會認爲『現在的女生很好了』,拉低審視性別平等標準,現代的女性仍面對了很多不平等狀態,比如夫妻都要上班,家務事卻還是要女生做等,現代人有不同的性別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