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接近500億的海航控股,股價卻快跌到1塊錢了

震盪下跌接近一個月,股價逼近1元面值,總市值接近500億元的海航控股(600221.SH),也引發了投資者面值退市的擔憂。

6月26日,早盤開盤半小時後,海航控股觸及跌停,最低價報1.05元,午盤後跌幅收窄,截至收盤報1.11元,全天放量成交5.62億元,總市值480億元。

已經或正面臨面值退市的個股中,退市時總市值只有十幾億元乃至幾億元,普遍缺乏持續經營能力、盈利能力不足。而航航控股目前不僅市值接近500億元,業績也在今年一季度實現扭虧,且基本面並沒有爆出重大利空。

多位接受訪業內人士認爲,近期市場對低價股的負面情緒仍在蔓延,加之主要股指處於調整期,導致低價股不斷下跌,部分基本面尚可的公司存在被“誤傷”情形。

股價逼近1元

26日,A股三大集體翻紅並最終收漲,都沒能帶動海航控股扭轉走勢。下午2點後,上證指數大舉反攻,多個概念題材表現,盤面上超過4800只股上漲,但海航控股的下跌甚至還有所擴大,直至尾盤5分鐘才收窄跌幅。

從5月下旬開始,海航控股的股價就持續陰跌。6月5日,該股報收於1.31元,跌破了橫盤半年的平臺後加速下行。截至26日收盤,該股月內跌幅達18.38%,最近三天則下跌近9%。

與航空板塊其他個股相比,海航控股二季度以來的股價表現墊底。數據顯示,4月以來,8只航空股中,吉祥航空(603885.SH)和海航控股分別下跌5.89%、18.98%;華夏航空(002928.SZ)領漲板塊,漲幅爲23.14%,大幅跑贏股指,中國東航上漲近10%。

截至目前,年內已有13家上市公司確定退市,其中7家因觸及面值退市終止上市。按目前股價計算,海航控股已經創下了2006年6月以來的最低價(前復權),再跌11%將跌破1元面值。

海航控股在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股價跌破1元風險提問時稱:股票價格受宏觀經濟環境、國內外產業政策、大盤走勢及行業形勢、投資者心理預期、公司經營業績等衆多複雜因素影響,“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維護及管理工作,並制定市值維護方案”。

分析人士認爲,海航控股連續下跌,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一方面,A股市場加速優勝劣汰,尤其是近期面值退市規則成爲低價股市場恐慌情緒的催化劑,基本面質地差、股價低的個股走勢呈現惡性循環,股價越接近1元,資金買入意願越低,引發股價持續性地下跌,進而拖累整個低價股板塊估值定價。Wind數據顯示,6月17日以來,滬深兩市股價低於1.5元的股票的平均跌幅爲9.15%,其中18只跌幅超過20%,同時間段A股的平均跌幅爲5.17%。

另外,近期A股持續調整,二季度又是市場淡季,民航運營整體承壓,中報業績的不確定性引發資金拋售。

滬股通6月以來大幅賣出海航控股。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收盤,滬股通持有海航控股6.72億股,6月的前四個交易日,滬股通就累計賣出約1.26億股。到6月25日收盤,滬股通持股數量下降至5.32億股,累計賣出約1.4億股。

二季度業績承壓

“面值退市的公司普遍經營不善、資不抵債、內部治理失控,已不具備持續盈利能力。基本面來看,海航控股暫時並不存在經營風險,盈利能力也在持續復甦中。”上海某私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該公司股價持續下跌,主要是受資金對低價股的負面情緒所致。

今年一季度,海航控股剛剛實現扭虧,實現營業收入175.49億元,同比增長33.48%,淨利潤爲6.86億元,同比增長334.51%,扣非淨利潤爲6.14億元,同比增長502.86%。

儘管一季度業績大幅改善,但受制於市場環境、季節性因素等影響,民航板塊二季度業績存在一定壓力,這在海航控股身上也有所體現。

就二季度來看,海航控股的旅客運輸量連續兩個月度環比下滑。其中,5月旅客運輸量環比下降1.27%,同比上升3.47%;客運運力投入環比下降1.69%,同比上升4.72%。

海航控股在近期機構調研中也稱,國內二季度民航市場整體處於淡季,熱點旅遊市場(比如海南海島遊、東北冰雪遊)退潮,西北等季節性市場尚未到啓動節點,使得民航經營承受一定壓力。

海航控股還稱,預計今年暑運市場仍較爲火爆。在國際航線方面,分區域來看,北美爲需求最旺盛,但中美航線恢復情況不及預期;亞洲航線中,日本、泰國等受匯率及免籤等利好政策影響,是需求恢復較好的地區,隨着亞洲航線全面恢復,公司也面臨着激烈的市場競爭;歐洲航線受歐洲盃及奧運會等因素影響在德國、法國等航線上需求較好。預計2024年底,行業整體國際航線恢復情況將達到疫情前80%以上,公司目標與行業達到同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