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不等於放棄生活自立 專家提醒:不要凡事給答案

臺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毛慧芬分享70歲失智個案,在職能治療師引導下,擬定專屬的吃藥方案。(圖取自臺灣失智症協會)

根據推估,臺灣約有31萬名失智患者。臺灣失智症協會今天舉辦「失智者人權之維護與促進」研討會,專家指出,失智不等於放棄生活自立的機會,但社會氛圍導致失智者的職能角色被剝奪,提醒家屬及照護者應以「尊重」和「不放棄」爲前提,讓失智者享有更具尊嚴和公平的生活。

臺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臺灣失智症協會理事毛慧芬指出,確診失智不等於依賴,更不等於放棄生活自立的機會,但許多失智者會認爲自己能力不如過去,很丟臉所以不願意做,家屬也會擔心失智者做不好而發生危險,因此採取保護措施。

70歲王伯伯因爲白內障、青光眼導致視力低弱,3個月前因爲經常忘記吃藥、忘記日期和星期,就醫確診爲失智症。在職能治療師引導下,王伯伯擬定一套吃藥方案,將藥盒用橡皮筋固定在水壺上,讓他每天早晚拿取水壺時摸到藥盒,就順勢檢查當天該時段藥物是否有吃,每天晚上再請家人更新藥盒。

毛慧芬說,這個策略看似簡單,但需要經過深入評估和討論,首先要尊重失智者也有獨立自主意願和生活參與的想法,須瞭解個案的目標和職能的重要價值,並考量其心情和情緒,多引導而避免直接給答案,而是引導個案找出他覺得可接受的方法。

毛慧芬說,成功的經驗不用多,但非常重要,不僅增進失智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也讓家屬瞭解到個案還有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願意更正向鼓勵且放手。她提醒所有失智者、家屬和照護者,應破除刻板印象,不要過早放棄,應有更多機會參與復健和復能,並隨着病程變化逐步調適心理,發揮失智者當下最大潛力。

另外,毛慧芬分享一項國外研究結果,觀察5家機構的交誼廳裡,失智者和工作人員的職能互動情形,其中A機構僅17.2%,遠低於其他機構的4成多;後續檢討發現,A機構因爲空間設計和動線關係,工作人員需要很多時間走動,幾乎都着重在醫事和生理任務,而忽略了以人權爲本的失智症照護,例如一句簡單的問候「早安」。

毛慧芬提醒,機構照護的對象是人,而非工作任務,不僅要檢討軟硬體環境如何讓失智住民有更好的參與機會;當失智住民失去部分功能時,是否也能維持自主?應瞭解其想法,提供參與自主決定的機會及共享決策。

毛慧芬提到,機構不應排除不同嚴重程度、伴隨其他疾病者,應讓所有失智者獲得公平對待。王伯伯就是一例,因爲有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爲症狀(BPSD)以及低視能,曾經遭長照C據點拒絕。

「政府投入大量資源設置各式據點,爲何常有失智者和照顧者覺得無處可去?」毛慧芬反問,臺灣約有7000個長照據點,其中535個是失智據點,但國內失智症確診者超過20萬人,這樣的數字足夠嗎?希望政府思考兩大方向,一是設置更多的失智據點,二是提升一般長照據點對於失智者的敏感度和友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