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變續約 訂閱APP爭議暴增

免費訂閱變付費?臺中市府以時下很夯的變臉APP爲例,如要取消訂閱,須手動「取消訂閱」,以免付費白花錢。(臺中市府提供/盧金足臺中傳真)

3C產品流行,訂閱APP爭議案也暴增。不少民衆未留意APP免費試用到期須「至少24小時前取消訂閱」,誤以爲在手機熒幕上移除APP、滑進垃圾桶內,即算成功取消訂閱,而與業者間的契約關係仍存續,在免費試用期滿後仍被收取款項,中市府近來接到不少陳情案件

免費期滿需主動取消

法制局長李善植舉例,最近很夯變臉APP,可以讓男變女、女變男,有趣造型變化掀起風潮或一些常見的照片編輯錄影相關APP,民衆下載試用後,即使刪除或解除APP安裝,業者不會自動取消試用或試閱,更不會主動替用戶取消訂閱。

情況導致用戶在不知情下被定期收費,等收到帳單,通常已訂閱超過1個月以上,此時再向平臺業者申訴,平臺業者回應多會以平臺由國外公司經營、民衆實際交易相對人爲APP開發商理由拒絕退費,因APP開發商多爲國外業者,申訴獲償難度高,往往只能認賠。

此外,不少APP業者常以「免費試用」等行銷手法吸引消費者下載訂閱,但過了免費試用期,卻發現仍被扣款,市府近來受理多起相關消費爭議,提醒民衆訂閱APP前,務必詳細閱讀說明條款,依規定於免費試用期滿前取消訂閱,保障自身權益

李善植指出,部分APP可能只在訂閱介面簡略敘述自動續約條款、免費試用期間及試用期滿後收費金額,其他涉及消費者權益的說明條款未完整揭露或以英文呈現,消費者若未詳細閱讀,訂閱後即可能衍生爭議。

有的APP採自動續約

有的APP則採「自動續約」方式,搭配信用卡或手機門號自動扣款,消費者在未察覺情況下自動續約,提醒民衆在下載APP前,應先查看評價及訂閱政策或收費說明再作決定,如果不想付費白花錢,記得一定要手動「取消訂閱」,避免類似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