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政治,煩不煩哪!

EnhsinWu

沒寫政治時事牢騷文一陣子了。因爲覺得不該一直在抱怨、批評這些亂象,應該多看正面事物,發揮正向力量。不然臺灣天空凝聚的濃厚怨氣,都可以影響所謂的氣場了。全世界的時運已經很不好了,天災人禍不斷,再不做自我心理調適,會覺人類無望,快活不下去了。

當然,也會有人說;有批評,才能改進。人民生活纔會改善,社會纔有進步。可細心看看,真正改革弊病的有多少?幾乎大家都提出問題、亂象,少有解決方案或行動。而且擁有權力改進、修正的一方,不動如山。繼續官僚下去。就算改,也越改越糟(頭殼想的永遠和民衆不一樣)。還不如不要改。用力批的結果,無力感而已。

可在看到一則民進黨蘇貞昌大陸「我是歌手節目塑造出成本、大經費的印象,媒體不該過度報導。什麼以前用各種方式「以商圍政」,現在則是「入島入戶、入腦」,臺灣有些電視報紙固定褒揚大陸、唱衰臺灣,臺灣要警惕。

真的,夠了。什麼都政治,煩不煩哪!

難道這些幾流政客眼底永遠只有選舉、選票嗎?(對不起,看到新聞照片,蘇的後面站了一堆帶着政黨標誌圖案、綠色圍巾的人,大腦馬上反射解讀:選舉季快到了,又是羣魔亂舞的時候了^^)

「我是歌手」這節目不是專做給臺灣看的。人家大陸幾個大城市電視臺爲了收視率競爭,都花大錢跟荷蘭或韓國等國家買節目製作版權。「我是歌手」則是跟韓國MBC電視臺買的。韓版「我是歌手」收視率很高,因比賽都是歌手身份具話題性。大陸芒果臺(湖南電視臺暱稱)買下製作版權,也充分掌握歌手比賽節目製作操作技巧,運用我們臺灣歌手參賽策略,製造連串新聞宣傳話題,以致節目爆紅。

放眼望去,現下不論韓國、大陸、或臺灣,舉凡戲劇、綜藝節目、或新聞報導,在在都以市場收視率、廣告費(可做爲節目製作經費)爲取向。只不過我們臺灣的新聞電視媒體更病態一些、完全數字中毒罷了。

網路發達,直播系統很方便。在臺灣的我們完全是主動性的點閱觀看,哪來的大陸對臺搞統呀?大陸要搞統,就會讓臺灣歌手拿冠軍了。

以商圍政」好像很容易,在真正上過大陸網媒活動後的臺灣人,反而會更認同臺灣。只會更獨,不會更統。因爲大陸保護他們自己的人,許多地方從細節上都可窺出心口不一的狀況。喜歡對外宣稱中國臺灣,可在保護自家人前提下,很多態勢、情況都排掉臺灣人。

臺灣電子媒體過度報導,也只能怨自己不爭氣。每天24小時輪播再輪播的;都是些沒營養的「滑鼠新聞」,完全看收視率做新聞。臺灣的電視臺(無線有線),又有那一家肯花大錢,真正用心的做大型綜藝歌唱節目?很多製作單位或製作人都嘛在哀臺灣市場小。言下之意,不知是市場小,導至沒成本回收?所以沒製作經費?還是因市場小的關係,就不用做品質好的電視節目了?不先下資本,怎會有回收?

其實,아줌마的觀察,是現在線上的人材挖不出創意做節目,很多都是換湯不換藥。這個節目單元組合拆掉,再重新拼盤放些花菜包裝而已。有製作人很自豪大陸寫不出豬哥亮的短劇。簡直廢言,大陸還是有言論控管。豬哥亮的短劇笑梗是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看;當然哈哈大笑。就好比看大陸中央春晚的短劇,아줌마這個臺灣人就覺得很難笑。地域性不同、民情不同。而現在我們要走的是國際路線。就好比韓國的綜藝節目,不論互外體能遊戲、或棚內歌唱節目,幾個亞洲地區,如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都愛看。端看大陸會買韓國「我是歌手」版權便知。臺灣,言論最自由,播放節目前也不必送審,等行文批准。可是,我們的電視節目卻要輸給大陸了。說不定那裡面的製作團隊裡,還有我們臺灣過去的成員呢。

再則,媒體經營者愛做短線操作。只問做這節目,有沒收視率?經營電視臺媒體的出資大老闆們真的沒錢嗎?大概他們只想做購物頻道,或者只喜歡做大房東,把節目時段分割給二房東。二房東要錢做節目,自己想辦法。

也不要怨嘆我們臺灣歌手何必出賽。如果用政治眼看待,又會說臺灣歌手先被統、被找去比賽,然後纔會有「入島、入戶、入腦」效應。同樣的,問題還是在臺灣影視產業。都說現在沒有什麼電視綜藝歌唱節目,連餐廳秀、或民歌西餐廳都退役了,更不是每個歌手都具有開演唱會票房。人家找上節目秀歌唱實力?當然,去呀。不然是要餓死喔?歌手沒有舞臺,還算歌手嗎?

不過,倒是很認同『臺灣要警惕』這句話。不要再搞選舉政治了。一邊官僚、一邊民粹,臺灣人民過得很辛苦。該改不改、該革不革,該動不動。再這麼短視、惡鬥下去,最後;臺灣不是被大陸統一,而是被國際淘汰。

●作者EnhsinWu,坐在家裡,磕電視劇、孵文字的아줌마。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