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週休三日時機尚未成熟

(圖/本報系資料照)

「週休三日」議題近來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熱議,伴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連署正式通過,專家學者亦陸續指出實施趨勢和挑戰,然而其中涉及法規與政策層面相對較廣,因此未來是否成爲亞洲第一個落實國家,仍須經過各方廣泛討論和凝聚共識。

週休三日議題的討論熱度早已歷經多年,背後反映勞權意識的提升和勞資互位的拉鋸,關乎勞工工時、全球趨勢、勞動效益等連動性問題。臺灣的勞動工時向來全球榜上出名,儘管從早期一週一例假和每週工時48小時,演變至今一例一休和每週工時40小時,然而綜觀疫情導致工時大幅縮短的2021年,年平均高達2000小時仍位居全球第四位,相對於鄰近的日本與韓國更明顯偏高,因此長期以來受到勞團等相關團體廣泛批評。

週休三日緣起於歐美日各國,早期冰島於2015-2019年開展研究實驗,日本微軟公司和松下電器亦曾嘗試性推動,至於相對成型者則起源於紐西蘭在2018年的企業試點實驗;由於推行成效遠高於預期,發起企業家Andrew Barnes面向全球成立非營利組織「4 Day Week Global」,希望結合產官學研布點各國進行試驗,解決工作效益和生活品質的平衡問題。

根據該組織發佈的試點結果,全球各國目前施行的成效普遍良好,2022年推行期間員工約略在80%時間內完成100%正常工作量,若以生產力提高程度1-10分進行調查評價,最終成果則高達7.7分,此外勞工幸福感、環境保育、員工穩定度等層面亦產生正向助益,顯示週休三日對於勞工的工作成效影響甚微,對於資方而言企業開銷則能有效降低,勞資雙方對此成果自然樂觀其成。

國外實驗的成果目前效益較佳,臺灣目前亦存在少數公司嘗試類似性工作機制,其中尤以施行10年的圓神出版爲首稱羨各界。此外新冠疫情後國內遠距辦公模式興起,亦間接推進工作型態彈性化的轉變基礎。然而週休三日不僅事關勞工權益,包含軍公教及學生等涉及層面極廣,同時導因於行業工作型態的差異,模式難以一體適用國內企業,遑論勢必加重近年越演越烈的缺工問題。

放眼周休三日的根本性問題,即是工時過長背後複雜的經濟與市場因素。向來以中小企業爲主的臺灣,長期仰賴代工模式和思維來營運企業,從品牌和產品附加價值的角度來論,我國中小企業不及歐美企業,導致勞工相對低薪的結果,則是前者亦採取延長工時來換取薪資的增幅。

綜觀上述而言臺灣目前實施週休三日的時機尚未成熟,然而連署通過的另案「降低每週工時」則值得進一步討論,未來在彙集產官學研單位意見後,或許縮短及彈性工時則是相對可行的方向,從而才能逐步推進週休三日實施的可能性。(作者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