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用3分鐘瀏覽宇宙

宇宙的誕生

我們現在觀察到的宇宙,其邊界大約有100多億光年。它由衆多的星系所組成。地球太陽系的一顆普通行星,而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恆星。我們所觀察到恆星、行星、慧星、星系等是怎麼產生的呢?

宇宙學說認爲,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於一個很小、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原始火球。在150億年到200億年前,原始火球發生大爆炸,從此開始了我們所在的宇宙的誕生史。

宇宙原始大爆炸後0.01秒,宇宙的溫度大約爲1000億度。物質存在的主要形式是電子、光子中微子。以後,物質迅速擴散,溫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後1秒鐘,下降到100億度。大爆炸後14秒,溫度約30億度。35秒後,爲3億度,化學元素開始形成。溫度不斷下降,原子不斷形成。宇宙間瀰漫着氣體雲。他們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恆星系統,恆星系統又經過漫長的演化,成爲今天的宇宙。

這是哈勃望遠鏡1990年拍到的第一組圖片之一,人類首次發現在超新星殘核周圍有一圈神秘的橢圓形物質環。

銀河系

銀河系是一個巨型旋渦星系,包含一、二千億顆恆星。銀河系的總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1萬億倍,大致10倍於銀河系全部恆星質量的總和

這是我們銀河系中存在範圍遠遠超出明亮恆星盤的暗物質強有力證據。關於銀河系的年齡,目前佔主流的觀點認爲,銀河系在宇宙誕生的大爆炸之後不久就誕生了,用這種方法計算出,我們銀河系的年齡大概在145億歲左右,上下誤差各有20多億年。

太陽系

太陽系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恆星系統。由太陽、8顆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爲冥王星被剔除爲矮行星)、66顆衛星(原有67顆,冥王星的衛星被剔除)以及無數的小行星彗星隕星組成的。

行星由太陽起往外的順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稱爲類地行星

宇宙飛船對它們都進行了探測,還曾在火星與金星上着陸,獲得了重要成果。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體積小,自轉慢,衛星少,內部成分主要爲硅酸鹽,具有固體外殼

離太陽較遠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稱爲類木行星。它們都有很厚的大氣圈,其表面特徵很難了解,一般推斷,它們都具有與類地行星相似的固體內核。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100000個以上的小行星(即由岩石組成的不規則的小星體)。推測它們可能是由位置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某一顆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積成爲統一行星的石質碎塊。隕星存在於行星之間,成分是石質或者鐵質

水星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蘇美爾時代,人們便發現了水星,古希臘人賦於它兩個名字:當它初現於清晨時稱爲阿波羅,當它閃爍於夜空時稱爲赫耳墨斯詳細資料

金星

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是一顆是類地行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中國古人稱金星爲“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稱“啓明”或“長庚”。古希臘人稱爲阿佛洛狄特,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詳細資料

地球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爲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地球國際名稱爲“該婭”,是希臘神話中的地母神。詳細資料

火星

火星在史前時代就已經爲人類所知。由於它被認爲是太陽系中人類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說家們的喜愛。詳細資料

木星

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質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詳細資料

土星

土星運動遲緩,人們便將它看做掌握時間和命運的象徵。羅馬神話中稱之爲第二代天神克洛諾斯,它是在推翻父親之後登上天神寶座的。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把土星與人類密切相關的農業聯繫在一起,在天文學中表示的符號,像是一把主宰着農業的大鐮刀。詳細資料

天王星

天王星是由威廉·赫歇耳通過望遠鏡系統地搜尋,在1781年3月13日發現的,它是現代發現的第一顆行星。事實上,它曾經被觀測到許多次,只不過當時被誤認爲是另一顆恆星。詳細資料

海王星

在天王星被發現後,人們注意到它的軌道與根據牛頓理論所推知的並不一致。因此科學家們預測存在着另一顆遙遠的行星從而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並由此找到海王星。海王星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詳細資料

更多精彩圖片 請關注《探索圖吧》: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