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好感度 是幸福城市指標
桃園市長鄭文燦(中)出席中壢親子館揭牌儀式。(本報資料照片)
對於人們來說,幸福感往往不見得是看見戶頭存款有多少,而是在住家旁,有個公園、河畔,能在下班後散個步洗盡煩累;而完善的公共設施、四通八達的交通環境、舒適宜人的商圈街廓,總能成爲民衆不期而遇的幸福感。從多次獲選幸福城市的縣市來看,就可看見這些縣市首長對在每個角落營造「小確幸」的努力有多深。
生活在城市中,人們最直觀的幸福感,往往源於生活中享受的配套與服務。
各類幸福城市的評比,得獎的不見得都是多數人印象中「資源最多、居民最有錢」的區域。從新北、新竹、花蓮等縣市的經驗來看,首長們循着當地既有的地貌、文化、人文風光,發展出專屬於自己的城市美學與特色,這不僅是讓居民得以安居樂業,進而成爲城市的「名片」,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到訪刺激觀光,讓生活與經濟進入正向的循環。
因此,提升市民對政府政策的認知與好感度,就能提升市民的驕傲與認同感,強化城市品牌,進而吸引人才與資金的移入,打造幸福與經濟共存雙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