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美爭霸 歐洲真能選邊?(江靜玲)

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頻爲中國和歐洲國家關係緩頰。(示意圖/shutterstock)

中美爭霸,歐洲如何選邊站?關於這個問題,從中美衝突在美國前川普政府時期加速升溫以來,一直是歐盟和歐洲各國的燙手山芋。過去這一年,隨着俄烏戰爭爆發、中國武力犯臺變得越來越真實的國際局勢震盪下,歐洲現今面對的問題已不再是 「如何選邊」,而是歐洲在中美間「真能選邊」嗎?

法國總統馬克宏4月上旬訪華後表示臺灣安全不是歐洲的問題,歐洲必須抵制成爲美國的「附庸」,重申歐洲「戰略自主」,在大西洋兩岸掀起軒然大波,遭到美歐民主派人士撻伐。英國輿論批評,馬克宏的歐洲強權論是幻想─想像歐洲可以遊走於對美國安全防禦的依賴和中國市場之間;反問若臺海戰事爆發,美國真會允許歐洲盟國坐視嗎?

實際上,馬克宏訪華前,過去6個月,德國總理蕭茲和接掌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西班牙總理桑傑士均已先到北京訪問,可以窺見北京在這一回合的中美攻防戰部署綿密。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一般認爲,歐盟的權力正逐漸擴向東歐成員國,但統計數據顯示,歐盟27個成員國中的3個國家─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佔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中歐和東歐11國僅佔10%左右。德法義也是中國在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

馬克宏支持與中國建立密切的產業關係,是德國總理蕭茲同意馬克宏的少數議題之一;法國人不同意的是馬克宏的養老金改革,不是他的外交政策;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不是馬克宏的朋友,但在中國問題上與馬克宏站在同一陣營,因爲中國是義大利的最大投資者之一。

東歐有不同的立場,俄烏戰爭讓這些前共產社會主義和前蘇聯國家有機會發聲,但到目前爲止,這些國家仍無法取代德法義這些老歐盟國家的聲音。

歐盟在中美間目前面臨了一個越來越具體的問題:跟隨其安全依賴的美國加入對抗中國;抑或努力變得更加獨立於美國。邏輯性的思考是,若歐盟可以更加獨立於美國,在中美間的選擇空間就愈大。但這讓人想起1999年歐元推出時,討論的焦點之一是,歐盟是否應該把歐元發展成爲一種地緣政治工具取代美元,目的正是想更獨立於美國。

可是,這種情況沒有發生。過去20年,美元在美國和全球安全策略中的作用反而更加強大。美國製定了間接金融制裁策略,對不遵守美國政策的第三國實施制裁,金融制裁成爲安全政策的主要工具。

歐洲人更沮喪的是 ,美國也毫不猶豫地把這個機制拿來對付歐洲。拜登政府最近因爲一家匈牙利銀行和莫斯科的關係對其展開制裁。2024美國總統大選,歐洲方面很清楚,拜登將會爲跨大西洋關係做出新準備─不僅歐洲是否願與美國結盟,還在於未來的美國政府是否願意與歐洲結盟。

中國全面入侵臺灣的可能性遽增,加速了推進歐洲與中美的關係。歐洲在安全上對美國的依賴限制了歐洲的行動自由。但很難想像歐盟在臺海發生全面衝突時與美國完全結盟,包括像制裁俄羅斯一樣,同意凍結中國官方儲備或停止在中國投資,畢竟歐盟經濟不是爲冷戰式關係建立的,何況歐洲經濟早已變得過於依賴全球供應鏈。歐盟已存在對中國經濟依賴,例如中國控制全球大部分對生產電池至關重要的鋰市場。

現代歐洲的根本現實是,無法輕易擺脫與中國的關係,就如同無法擺脫跟美國的關係一樣。歐盟兩者都需要,並將竭盡全力跨越兩個世界,最終決定政策的仍是舊歐洲經濟中心地帶的利益。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