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進入危險新時代(江靜玲)
美國聯邦衆議院20日通過法案,將向烏克蘭、以色列,以及包括臺灣在內的印太地區國家提供總額約935億美元(約新臺幣3兆1千億)的安全援助。(美聯社)
烏克蘭、以色列、臺灣有什麼共通處?美國聯邦衆議院20日通過法案,將向烏克蘭、以色列,以及包括臺灣在內的印太地區國家提供總額約935億美元(約新臺幣3兆1千億)的安全援助。這項援助案,主要以烏克蘭爲首、以色列居次,最後纔是印太區域,臺灣則是印太區域內美國的主要援助國。
美國的印太戰略劍指中國,聯邦衆議院這項新通過的法案,受到民進黨政府的歡迎和感謝;歐洲主要媒體報導這項法案時,多把烏克蘭、以色列、臺灣並列。然而,臺灣不是烏克蘭、更不是以色列。烏克蘭陷入戰火已逾兩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在中東擴大,過去兩週以色列和伊朗瀕臨直接開戰。
以「瀕臨直接開戰」描述以色列和伊朗,因爲伊朗從德黑蘭對以色列本土直接發動的攻擊,並不僅是象徵性的報復。伊朗除發動300架無人機襲擊,同時向以色列發射了巡弋飛彈和彈道飛彈,正如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所專家判斷,在這項攻擊中,「沒有理由認爲伊朗無意對以色列造成重大傷害」。99%的飛彈被攔截,是因爲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和強大的國際支援:美國、英國、法國和約旦都幫助摧毀了飛彈和無人機。
伊朗對以色列本土進行直接攻擊,徹底改變了中東局勢。德黑蘭和特拉維夫間長達數十年透過間諜活動和暗殺行動進行的影子戰爭,終於公開化。儘管伊朗對以色列發動攻擊後指出,「可視爲結束」,但這並不代表以色列會就此接受伊朗單方的結束之說。自1948年獨立以來,以色列的DNA深處就有一種不把另一邊的臉轉給敵人的決心─至少,需要以眼還眼,尤其是面對堅持消減猶太主義復國政權的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很難想像把內賈德視爲希特勒的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不會對伊朗採取報復行動。
中東衝突擴散的擔憂越來越像惡夢成真─在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和受以色列軍隊保護的猶太定居者間的暴力事件正在加劇;一場更廣泛的戰爭將包括真主黨、黎巴嫩民兵和區域內其他親德黑蘭的勢力。美國擔心被拖入更廣泛的中東戰爭,已公開表示不會協助以色列攻擊伊朗 。
但如果以色列再次受到攻擊怎麼辦?如果以色列發現多條戰線的戰爭難以應付怎麼辦?很難相信拜登總統對以色列安全的「鐵定」承諾會讓美國保持觀望。更大的風險還在於,以色列是一個未正式宣佈的核武國家,伊朗則從未如此接近完成鈾濃縮武器,若雙方發生全面戰爭,將不是一場世界可以被動旁觀的衝突。
中東局勢快速變化,讓我們再次警覺我們已經進入地緣政治危險的新時代。在歐洲,俄羅斯復仇主義大舉侵略烏克蘭逾兩年,美國和歐盟面對這場無情戰爭的立場是支持烏克蘭對抗全俄羅斯,但不直接參戰。然而,若烏克蘭瀕臨失守,歐洲安全受到直接威脅,歐洲國家和美國領導的北約能夠坐視嗎?
軍事行動是政治表態的方式之一。在亞洲,中共近日在臺海派遣21架次軍機進行聯合作戰演練,中共已不僅展示武力,而是開始進行實戰演習。臺灣如何面對這項新情勢?美國當前的戰略在於全力防堵俄烏戰爭事態擴大、以伊衝突升級,因爲穩住歐洲和中東,可以遏止中共伺機在臺海和南海採取攻略行動。
威脅環環相扣的新時代需要新認知和姿態。世界看到臺灣和烏克蘭、以色列一樣面對的地緣威脅,但世界不瞭解臺灣人堅毅勤奮下的務實和理智,對兩岸關係亦復如此。此刻,臺灣必須小心避開成爲美國打擊中國的棋子,更加審慎計算風險,在抱持最好的希望中爲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