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整合莫耗損 打綠纔是關鍵(陳冠安)

2024年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藍白合」是政黨輪替關鍵,如何比民調也成爲外界關注焦點。(示意圖/資料照合成)

藍白到底合不合?距離答案揭曉,已經來到最後關頭。藍白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柯文哲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總統馬英九將於15日上午進行第二次政黨協商,會議結果與走向如何,勢必將成爲2024總統大選的關鍵分水嶺。

從《聯合報》公佈的最新民調來看,即使歷經兩個月的藍白拖延和摩擦,目前支持率變化也不大。從9月底到11月中旬,民進黨的賴清德從28%減少到26%、民衆黨柯文哲從20%提升到21%、國民黨侯友宜維持18%、郭臺銘則從10%降低到7%。整體來說,藍白不合,在野任一候選人都落後執政黨。

倘若藍白合,無論郭有無參選,或是誰正誰負,藍白組合都領先「賴蕭配」5至6%左右,也就是從個別落後5至8%,變成領先5至6%,一來一回超過1成。然而對比9月底的數據,卻可以明顯看出「藍白拖」已造成整合耗損,從領先8至15%,減少到只有贏5至6%。

而從政黨傾向來看,國民黨支持者顯然更支持藍白合,68%希望、22%不希望,相比之下,民衆黨則只有48%希望、38%不希望。至於中間選民部分,希望者35%也明顯多過不希望的23%。整體來說,在野羣衆確實支持藍白合,共推人選。

雖然說,藍白合出現整合耗損,但整合勝率仍比不整合來得高,且非綠選民也支持藍白合。但就目前來看,藍白仍在如何產出正手人選上卡關。柯陣營主張全民調,誤差範圍內算侯贏;侯陣營則主張全民調加政黨實力對比。考量到侯柯之間差距不大,因此規則如何勢必將左右勝負,使得雙方自10月中旬協商以來,相持不下。

倘若藍白合破局,在支持藍白合的民衆裡,有33%認爲國民黨責任較大、28%認爲民衆黨較大、23%認爲兩黨責任各半。整體來說,並無明顯誰責任大,而都有責任。因此在破局究責這塊,對之後棄保戰的影響相對有限。然而從《聯合報》民調來看,無論是柯或是侯,單獨與賴的差距都只有個位數。因此對藍白雙方來說,是否能透過操作棄保,拉走對方部分支持者,甚至是跟郭臺銘合作爭取郭粉,都是勝選關鍵。因此倘若藍白不合,面對總統選戰,國民黨勢必將會與民衆黨大打棄保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藍白不合只在總統這一局,目前立委局則已呈現友善合作的態勢,出現民衆黨公職支持國民黨參選人,國民黨公職支持民衆黨參選人的情形。在藍白都有極大利益,避免民進黨再度掌握國會多數的情況下,藍白高層勢必要慎思,在總統局進入棄保操作時,如何避免藍白支持者互鬥,傷及立委選情,導致綠營漁翁得利。

因此相對於藍白互打讓綠營得利,操作棄保時,藍白陣營的主攻對象其實仍應以監督民進黨爲主軸,儘可能降低支持者對立,這也纔是多數臺灣人民真正關心的議題。否則一旦讓總統局嚴重影響到立委局,讓民進黨再度完全執政,造成的國際、政治與社會影響,非一人一黨可負責。

(作者爲中華青年公共參與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