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一帶一路十年 兩個半全球化成局(石齊平)

中國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新社)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迄今正滿10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有13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參加。

習近平2013年3月擔任大陸國家領導人,半年後接連出訪中國兩個近鄰,9月出訪中亞最大國哈薩克,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 10月出訪東南亞最大國家印尼,首次提出「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緊接着在11月召開的中共第18屆三中全會,順理成章地就將兩者相提並論,「一帶一路」正式誕生。

一帶一路的出現,看似偶然,但從中美地緣戰略博弈的角度看,卻有其邏輯的必然。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爲全球老二,與老大美國雙雙掉入了老大老二矛盾的「修昔底德陷阱」,果不其然甫上臺未久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0年就提出了「重返亞太」大戰略,除了要建構一個旨在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外,還聲稱要將美國全球軍力的60%部署於西太平洋,明顯是想要把中國封鎖在第一島鏈之內。對於美國這一先手棋,中國的迴應,一是以「反介入」力頂美方在西太平洋針對中國的「介入」,再就是以一帶一路,分別向西和向南延伸出中國的戰略縱深。

如今事後回看,美國的「重返亞太」早已偃旗息鼓,中國的一帶一路則搞得紅紅火火,有亞投行、有中歐班列、有愈來愈多的中國海外高鐵。第一個回合,美國明顯輸了。

繼歐巴馬上臺的川普,一上臺就廢了TPP,並且將戰線從太平洋拉到印度洋,提出「印太大戰略」,先不說這個「印太範圍遠不能同一帶一路的亞歐非大陸相比,而且跟「重返亞太」一樣無實質內容,更重要的是美國東施效顰,從原本的先手棋下成了後手。對川普這手棋,中國則以RCEP作爲迴應,一個包括了東協十國、中日韓澳紐共15國在內的全球自貿區,又是以實攻虛。

拜登上臺後,眼看已輸了兩招,中國則在亞歐非一體化搞得風生水起,成了全球化的大贏家,乾脆心一橫,決心搞破壞,祭出脫鉤斷鏈,企圖切斷中國在一體化上的奇經八脈,不惜自傷也要把中國死裡打。這是美國的第三招,已不光是後手了,根本還是毒招、惡招和險招。

中國怎麼回?除了憑藉強大內力把美國回震得五臟六腑翻騰震顫外,還不疾不徐地也使出了第三招:中國版全球化。

你美國不是想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嗎,那我中國就反其道而行,正式推出「中國版全球化」:一、中國版全球化的基本框架是(一)一帶一路;加(二)「上合+」加「金磚+」,其中「+」是持續擴容之意;二、將陸續提出有別於盎撒的中國版世界價值,如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安全、發展文明倡議等;三、將持續推動「去美元化」,並以創建一個新國際貨幣爲終極目標;四、將以「陸、海雙權」全面翻轉過去500年單一海權下西方帝國主義世紀的全球地緣權力格局。

全球一盤棋,中美大博弈。一帶一路讓中國從後手下成了先手;棋入中盤,大勢已定。

(作者爲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