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海何時爆發戰爭(石齊平)

圖爲共軍艦艇通過臺灣東部外海。(圖/新華社)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9日表示,由於受到威懾,中國不會在2030年前犯臺;同樣在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卡爾則說,沒見到任何跡象顯示大陸可能在未來兩年內對臺動武。他們兩人的研判與此前一衆美軍將領和情報官員的觀察明顯有異。

2021年3月,美國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在國會聽證會上警告,中國會在未來6年內入侵臺灣;戴維森的繼任者、現任司令阿基裡諾則警告,中國侵臺威脅比大家想像的更迫在眉睫。2022年10月,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在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警告,不排除中國侵臺窗口可能提前到2022或2023年;中情局局長伯恩斯引用資料說,習近平已下令解放軍必須在2027年之前做好武力攻臺的準備,他因而認爲,未來10年,時間越往後推移,臺海戰爭的風險就越增加。2023年1月,空軍機動司令部司令米尼漢在內部備忘錄中寫道,「直覺告訴我,美中將在2025年開戰;我希望我是錯的。」

以上諸多訊息,整理歸納起來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所有訊息都在2021年以後出現,且越往後越密集;二、國防部與軍方的研判有明顯不同,後者更傾向於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三、不諱言,有些研判根據資料、觀察甚至直覺,而中情局則靠情報。總之,所有這些跡象顯示,臺海會否爆發戰爭、何時戰爭,已成爲美國各方高度關注的焦點了。

臺海會否一戰或何時一戰,除根據情報、資料與觀察外,也可依據理論的分析與形勢的判斷:

一、我早前提出過的「三個均衡理論」指出,當小(臺灣內部的統與獨)、中(大陸與臺灣的綜合實力)及大(中國與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實力)這三個均衡均走向失衡時,臺海爆發戰爭的概率即會大幅增加。很明顯,與20年、10年甚至5年前相比,三方面的形勢都在從均衡走向失衡之中。

二、中國大陸形勢,有兩個方面,主觀形勢指的是追求實現統一的意願、意志與決心(比如中國夢);客觀形勢要看經濟、社會與政治。在長達30、40年的快速發展後,經濟包括軍事實力已不是問題;社會指的是廣大民意的傾向,企望統一也無懸念;核心關鍵當然更在政治,包括中共針對兩岸統一的總體方略及兩制方案是否已經成熟,當然更取決於領導人對實現國家統一的使命感、意志力與掌握全盤形勢後的關鍵決策。

三、美國形勢,主要看美國綜合國力的變化、美國在國際戰略形勢上的處境及美國國內政局。四、亞太形勢,主要看日、韓、俄、北韓、印度及南海的可能動向與穩定性。五、國際形勢,比如俄烏戰爭的戰況與趨勢。

除了這些,臺海戰爭會否爆發或何時爆發,還可觀察一些關鍵跡象,比如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部署是否正從第一島鏈撤向第二島鏈;中國大陸是否積極進行戰略儲備,及針對美國的制裁進行金融資產的調整,還有與俄羅斯是否有新的戰略合作等。最後,當然還不排除有不可測的偶然因素出現。

(作者爲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