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統獨對撞 蔡習同踩煞車(洪奇昌)

總統蔡英文(左)、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資料照)

筆者長期主張維持兩岸和平發展路線,臺海情勢的和平穩定是全球政治社羣以及兩岸政府社會的共同利益。過去一段時間,在兩岸輿論的渲染下,雙方社會尤其在網路言論上呈現緊張氣氛,兩岸社會關係間的敵意儼然要雙邊官方採取更強烈的作爲。但我們也發現,兩岸領導人其實都扮演了激進路線的煞車皮角色。

2016年總統大選前,蔡英文曾多次表達若執政將會謹記過去的成功與失敗經驗,做爲兩岸關係與區域政治上負責任的參與者以及多邊共同利益的維護者。2016年蔡總統上任後也多次重申「要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

此外她也表示對中國大陸的「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因此,雖然臺海持續有解放軍戰機、船艦對臺進行壓力測試,中國大陸一度有高揚的武統聲浪,臺灣內部也持續有激進臺獨主張;但蔡總統一貫穩健的兩岸政策路線,已讓國際社會相信臺灣會負責任地維繫臺海和平穩定,而非問題製造者。也有更多的中國大陸專家學者逐漸認識到蔡總統的穩健與理性。

同樣地,習近平總書記任內,我們也沒有聽到習近平以黨和國家領導人身分表達以非和平手段解決兩岸問題的說法。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依然是中共中央的主流政策方針。甚至,近期中國大陸官方緊縮言論自由的行動,也可能達到控管兩岸風險升溫的意外效果。

前總統馬英九重要兩岸智囊趙春山教授日前受訪時表示,「習近平雖然極權統治,但反而有助於管控內部過左的聲音,有利於管控武統危機。」他說:「你看網民這個樣子(主張武統),你如果沒有權力、基礎不穩的話,你要是順從那個民意,你就要開始動手了。」換句話說,不論中國大陸緊縮言論是因爲鞏固權力核心或社會維穩考量,但也因爲習總書記控管網路言論的權力與能力,反而有意無意地讓兩岸危機情勢得到管控。

面對美中戰略競爭以及西太平洋多變的安全情勢,兩岸最高領導人都應負責任地展現剋制與把握善意。兩岸政府雖然都有迴應內部社會壓力的需要,但解決兩岸歷史矛盾需要從恢復兩岸社會民心間的善意與互信着手,蔡總統多次呼籲「維持臺海和平以及兩岸關係的穩定與發展,是各方共同的期待,但這不是單方面的責任,兩岸都要一起努力,來建立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我們相信,蔡總統不是「臺獨火車頭」,習總書記也不是「武統吹號人」,期許兩岸領導人展現智慧,有更多相互理解、尊重和積極善意的作爲,這無疑是控制風險避免擦槍走火、爭取和平解決兩岸政治歧異的最佳解決方案。

(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