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鬥爭 不必然走向戰爭(洪奇昌)

中共二十大宣示要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與美國的制度之爭將更激烈。圖爲中共二十大開幕式。(新華社)

「鬥爭」是中共創黨即存在的政治文化,最近則因爲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鬥爭精神」而再度廣爲熱議。對臺海或印太安全情勢而言,強調「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的中共領導班子在二十大期間,究竟如何看待兩岸關係和美中關係的本質?中共對美、對臺政策是否會在鬥爭的氛圍中走向最尖銳的對立和衝突?

我們必須認識到,從2017、2022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觀之,美國確實將中國視爲最主要的戰略對手;而中共二十大報告關於「中國式現代化」願景以及中共對東海、臺海、南海主權議題的態度,實已是美中兩國核心利益的直接交鋒。換言之,美中戰略競爭或者對抗,是國際政經秩序主導權、科技與產業優勢、區域安全與價值信仰等深層次的矛盾。

而兩岸之間最大的歧異則在於,臺灣將自由、民主視爲價值信仰。競爭式的政黨政治和選舉以及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是臺灣社會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對於中華民國以及臺灣主體性的堅持,則是臺灣社會在歷史和現實中所形塑出的共識。這是歷經自由化和民主化的臺灣社會主流民意所共享的堅持。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美中臺三方有着無法妥協的核心利益,對於無法妥協的矛盾,各方都有對最壞情勢做打算的準備。習近平的強軍路線圖以及「底線思維」即是對美臺鬥爭情勢做最壞的準備;美方與印太盟邦,包括臺灣,強化軍事安全合作態勢,同樣也是因應可能的熱衝突預作規畫。

然而,不同利益的鬥爭,並不意味着終將走向戰爭。觀諸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公報》的表述:「堅持國家利益爲重、國內政治優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爭精神,在鬥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我們不意外地看到中共「敢於鬥爭」的訊號,但我們也應同樣關注「保持戰略定力」亦是中共領導層重點把握的分寸。

美中戰略關係是核心利益的對抗與競爭,但「和平」同樣是值得兩大強權合作的核心利益。可以理解,10月31日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和美國務卿布林肯在二十大後首次通話,據新華社報導,王毅在通話中認爲「推動中美關係重回穩定發展軌道不僅符合中美共同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美國國務院新聞稿則提及,布林肯在通話中討論了「保持開放溝通渠道和負責任地管理美中關係的必要性。」這是美中試圖和緩緊張情勢的訊號,既爲了G20拜習會作鋪墊,也反映出美中兩國都不想在當下對撞的氛圍。

對兩岸政府、社會而言,即便我們無法否認歧異和鬥爭的存在,但「和平」同樣是兩岸共享的利基。換言之,臺海兩岸同樣有重建暢通管道,並負責任地管理兩岸風險的需要。面對兩岸不對稱實力下的競爭情勢,我們不擴大恐懼,也不抱持天真幻想。想要爭取和平、避免戰爭,能夠操之在我的,一方面需要持續地釋出善意,爭取交流與對話的契機。一方面則需要做好準備,共同凝聚社會民心最大程度地團結,共同強化安全防衛和產業經濟韌性,這是臺灣在國際變局中,維繫主體性,尋求兩岸和平解決爭端的底氣。

(作者爲海基會前董事長)